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大唐新秩序 - 第二十三章 遼西雙城(二十三)

第二十三章 遼西雙城(二十三)[第1頁/共5頁]

那軍官道:“大帥召見,隨某出來。”

建立山後行營,北禦契丹。行營設於薊州,以薊州刺史兼兵馬使趙敬為行營總管,廣邊軍使高行珪為副總管,柳城軍使兼燕郡守捉使李誠中為行營都虞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命宣讀結束,劉仁恭不再遲延,他要求各軍立即返回駐所整兵,不得稍有耽擱。

再加上週知裕那邊的跑動和周旋,李誠中感覺本身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半個營州起碼有七成掌控將掌控在本技藝中,這就已經滿足了,人事他已經儘了,餘下的隻能聽天命。就是不知節度府軍議還要多久,他在柳城的根底尚不安穩,算下來已經分開柳城五天,他實在有些擔憂。

另一份是給平州刺史張在吉的,以張在吉“兼使持節營州諸軍事”,也就是說以張在吉為平、營兩州刺史。當然,軍事是管不了的,仍然還是管民政。

就見節度判官劉知溫持續翻開另一份文帛,然後開端宣佈下一項任命。

軍議結束後,李誠中隨周知裕分開節堂。

彆的一份告身則有些出乎李誠中的料想,榆關守捉使的職務被授予了趙在禮。李誠中略略想了想,明白了內裡的那些彎彎繞。趙在禮冇有軍功,他乃至一仗冇打過,之以是能夠被授予榆關守捉使,恐怕和他身為趙珽庶侄有關,乃至能夠是周知裕為了博得趙家支撐而做出的捐軀和儘力。

當然,他這個山頭仍然打著稠密的平州係標簽,仍然在營州兵馬使周知裕的節製之下,但是,現在的李誠中已經分歧昔日了。最首要的一點是,參軍事角度來講,在藩鎮內部,這個期間的軍城和守捉城,相稱於後代行政省裡的國務院直轄市,柳城和燕郡與營州之間的乾係,就像後代青島之於山東、大連之於遼寧。成為柳城軍使和燕郡守捉使今後,李誠中與節度府構成了直接的上下級乾係,在節度府的答應下,能夠光亮正大的建立和征募本身的軍隊,他部下軍官的任命隻要向節度府報備便可。而對於周知裕來講,李誠中需求承擔的是“聽調”的任務。

又見劉知溫取過兩份告身,當堂宣讀,一份是給周知裕的,任命周知裕為平州兵馬使兼營州兵馬使,晉宣威將軍,秩彆從四品上。李誠中重視到周知裕原有官職中的榆關守捉使冇有了。

李誠中間裡一寬,來到堂前,衝正位上的劉仁恭見禮:“卑職李誠中,見過大帥!”又回身向側位的不必中官躬身:“卑職見過監軍使!”

周知裕上前領命接過委任,張在吉在平州,他的告身將由節度府派專人送去。

李誠中再次整了整衣衿,深吸了口氣,跟了疇昔。

最首要的收成是,謁見大帥的時候,本身表示不錯,大帥對本身彷彿印象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