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大唐新秩序 - 第三十三章 諸侯之定(十二)

第三十三章 諸侯之定(十二)[第1頁/共4頁]

上萬百姓頓時如同冇頭蒼蠅普通,回身就逃,將數千僧兵和幾支摩震國的次軍透露在聯軍麵前。

大唐和渤海聯軍早就嚴陣以待,等著金弓裔前來交兵。李誠中在陣中抬眼觀瞧,見劈麵起首開來一支約三千人的兵馬,衣甲倒也嚴整,兵刃也非常齊備敞亮,隻不過大家禿頂,就算頂著頭盔也諱飾不住光禿禿的腦袋,曉得這便是金弓裔部下最能戰的僧兵了。這些僧兵擺列好幾排軍陣後,中間升起兩麵大旗,一麵旗號上寫的是“摩震王金”,一麵旗號上則寫著“彌勒再世金身”,不由奇道:“不是高麗王麼?如何又成摩震王了?”

玄色三角小旗在高台上連揮三次,表示箭幕覆蓋三輪。一聲鼓響,聯軍本陣騰出一片箭雨,灑向了敵軍。前一片箭雨方纔落下,第二片箭雨再次升騰,緊接著是第三片。李誠中冇有捨得利用巨弓大箭,大箭破鈔質料太多,用在這類爛軍之上過分華侈。

鐘韶輕聲道:“都督,敵軍半陣而立,我軍應當中道擊之。”這是明天就製定好的作戰打算,專門針對金弓裔這類下“法旨”的堂堂之陣。

等大唐和渤海聯軍開到鬆嶽城下時,接到了城中使者的戰書,洋洋灑灑一大篇,總之是商定第二天中午決鬥,同時要求大唐和渤海聯軍的營盤不要離城太近,覺得決鬥留出園地來。李誠中看著這份戰書非常可喜,因為這份戰書並不叫“戰書”,他的封麵上寫著兩個字――“法旨”。戰書中對大唐和渤海聯軍的稱呼為“魔兵”,對李誠中的稱呼是“魔主”,金弓裔的自稱則為“未來天下兜率天宮彌勒阿逸多佛轉世金身”,他要求魔王李誠中遵“法旨”而行,不成超越。

幸虧身邊的親軍侍衛帶得有小盾,十幾麵小盾立即護住了金弓裔,不然這位彌勒轉世金身恐怕就要倒在第一輪箭雨之下了。

鏖戰很久,鐘韶命令,令旗兵再次揮旗,楊越全率千牛衛萬人插手了進犯。渤水兵士打不過金弓裔的僧兵,那就用人數壓垮敵手!這類戰術很簡明,卻非常有效,僧兵麵對數倍於己的渤水兵士,又冇有營州軍那種構造周到的體製,天然再也支撐不下去。

金弓裔還在擺佈傲視動部下雄師,看著無邊無邊的行列進入疆場,正感受“統統傑出,天下我有”,冷不丁敵軍就發箭了,這一下把他氣得夠嗆,和部下軍將們一起張嘴就罵。可惜罵聲被一片慘呼聲袒護,冇有傳到敵陣去,實在就算傳到劈麵去,李誠中他們也聽不懂。金弓裔部下的直係軍將根基上都是苦哈哈出身,冇有資格接管“國粹”教誨,以是隻會說新羅語。至於大纛之上的那幾個標識為“摩震”、“彌勒佛”的筆墨,則是標準的唐文,他的部下軍將們也根基看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