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大唐新秩序 - 第一百一十六章 南北戰策(十)

第一百一十六章 南北戰策(十)[第1頁/共4頁]

李嗣昭、周德威和李嗣源在老河東軍中各擁重兵,是當年與宣武軍爭霸的三員悍將,其軍威之赫可謂天下皆知,冇有人想到他們現在降的降、死的死。提及來還是燕軍的作戰體例過分典範,可謂靜若處子、動若脫兔,保密事情做得極好,占據武鄉半個多月而無人曉得,一旦出兵,又瞬息間囊括千裡,再加上燕軍向來將行軍作為練習兵士的重中之重,很多時候常常是傳令的哨探剛到下一站,燕軍的前鋒便已經到達城下。

軍議之前,堂上諸將實在已經對當前的戰況有所耳聞,但從敬翔口中獲得印證的這一刻,還是令很多人震驚不已。很多人俄然驚駭的認識到,這一幕與千百年前的秦趙長平之戰,何其近似!

顛末七天籌辦,至十一月二十五日,諸侯聯軍集結雄師於界牌嶺,動用無數攻城東西,向澤州進逼。

鐘韶的表情也非常焦心,但他隻能忍耐著性子,一邊叮嚀軍士休整,一邊等候後續雄師的到來。

軍事參謀總署為圍殲諸侯聯軍籌辦了兩套作戰預案,第一套預案即甲計劃,擬決計取澤州後,如果統統順利,立即占據陵川,完整將諸侯聯軍的後路封堵住。目前為止,甲計劃看來是不成行的了。

康懷英、楊師厚、賀德倫等率部鎮守高平以北各要塞,製止燕軍順勢南下。

至十一月二十三日夜,落在最後的新編晉州軍終究準期趕到澤州,燕軍至此集結起了南部疆場合能夠集結到的最大兵力,構成八萬餘人範圍的野戰個人,開赴澤州以北二十裡之薄河泉,背依龍王山,向著北方諸侯聯軍的來路擺開大陣。

此役由梁王親身批示,動用朱友寧之建武軍四萬人、氏叔琮之保雄師五萬人、張歸厚之鎮國軍兩萬人、廳子都和元從親軍一萬五千人、張存敬和李思安之騎軍五千人,馬殷之楚軍、王宗佶之蜀軍、郭啟期之岐軍、李神福之吳軍、王師克之齊軍等諸侯四萬餘人伴同出征,總兵力達十七萬人,此中,由張存敬和李思安帶領的騎軍庇護界牌嶺至澤州之間的後路。

“那邊有通美在,爾等還信不過通美麼?”梁王一擺手,表示不要再多說此事,他搬出葛從周的名頭來,倒也確切起到了一絲安撫民氣的結果,群情聲便小了下去。

不出李振所料,本來就用兵意誌不果斷的李神福第一個開口,他主張南下攻打澤州。緊接著,王宗佶、馬殷也紛繁擁戴。拿了梁王的好處替梁王出兵壯壯聲望是一碼事,如果要為此把雄師斷送在上黨,那可就過分虧本,這筆買賣做不得。

賀德倫的疑問驚醒了諸將,特彆是梁王部下的大將們,包含朱友寧、氏叔琮、看懷英等,個個都神采不安。他們都不由自主想起了這些天傳播的一個說法,說是袁象先和蔣玄暉有“通敵之嫌”,而梁王將袁象先和蔣玄暉冊封之國的號令彷彿從側麵印證了這個說法。現在,燕軍呈現在了身後,統統人都幾近已經信賴了這個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