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鳳靈 - 132.定王

132.定王[第1頁/共3頁]

“厥後定王成年奔赴封地,我當時不過總角小兒不知事,受他所贈一枚玉佩,早不知被丟去了那裡。”

裴縣之多年前曾在月下見過豆蔻韶華的公主一麵, 將她談笑嫣然的模樣銘記於心。現在時隔十年時候,他垂垂辨認出她宛然若生毫無竄改的麵孔,終究認識到本身的處境。

泰安悄悄抬起手,止住他接下來的話語。

臨彆時相贈的九龍金盃,和定王於他兄妹耳邊呢喃的贈詩,都將成為裴縣之壓服定王的信物。

“可兄長卻已懂事,臨彆之前攥住定王小叔叔的衣角,哭得不能自已,接連數日蝕不下嚥,苦苦要求父皇勿要讓定王離京。”

而她…會殺了李彥秀。

滄海青山,暮天離亂。誰也冇有想到,定王拜彆數年以後,一貫安康的太子突然墜馬,泰安欲自主為皇太女的傳聞甚囂雲上,真假摻半的動靜,卻生生勸止了鹹陽的定王赴京告喪的腳步;亦斷絕了盧燕最後一絲自救的但願。

當日一念之差,他替二殿下李彥秀供奉在興善寺的那本《聖祖訓》,怕是有甚麼古怪!

在裴縣之看來, 當日將《聖祖訓》放在興善寺不過是舉手之勞的小忙,早已無甚乾係。他卻未能推測二殿下由一冊薄書中生出靈魂,與巫蠱壓勝扯上誅九族的大罪!

二殿下李彥秀意欲逼宮,如果他提早動知先機,將動靜奉於天子,可有護駕的掌控?可現在兵權儘在二殿下之手,成敗實在難說,如果二殿下一擊即中,他百口長幼可另有半點活路?

裴縣之倒抽一口寒氣,突然憶起昔漢武帝命齊人少翁替愛姬設帳招魂一事,覺得李彥秀用了類似的伎倆,呼喚出泰安的靈魂。

泰安轉過甚,淡淡地看著裴縣之,說:“裴大人猜到了嗎?那隻金盃,便是合德太子的愛物,隨他陪葬元陵的九龍金盃。”

“定王臨彆之前,拽住兄長臂膀,遞給他一隻金盃留作記念,叮囑他今後如果思念他,便著人送些好酒過來。”

他思路萬千,已是在腦海中轉了很多動機。

定王盧啟。

昔太/祖兵馬天下平生孔武,擴邊境平動亂,開大燕百年亂世;後太/祖生嫡宗子繼位,便是太宗。太宗仁孝溫勉,在位數十年間有為而治,與民療攝生息,儘得全百姓氣,實為可貴的好天子,唯獨子嗣一項上較為艱钜,長至成年的兒子唯有兩人。

泰安卻淺笑,果斷的眼神不容置疑:“定王與父皇相差二十歲,與我和兄長相差卻不算多。我們三人幼時在宮中一同長大,尤其親厚。兄長與他更是好像親生兄弟,無話不談。”

這是…巫蠱大罪啊!

時隔十年,舊事如煙。泰安回想起臨彆那日的火焰般的暮色,仍有些鼻酸,悄悄地唸叨:“十年離亂後,青山若相逢。彆來滄海事,語罷暮天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