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橫掃晚清的無敵艦隊 - 第六二零章 登陸日本(二)

第六二零章 登陸日本(二)[第1頁/共4頁]

日本是一個海岸線極其冗長的國度,是以合適登岸的地點到是很多,但還要無益於戍守,就比較難以挑選了,還要有充足的空間。彆的實在另有一個前提,就是必須在本洲島登岸。日本是個島國,主體是4個大島,本洲島、九洲島、四國島、北海道島,此中本洲島的麵積最大,占整日本麵積的6成以上,日本的首要多數會、產業區、貿易區超越八成都在本洲島上,是以隻要在本洲島登岸,才氣給日本形成充足的威脅和打擊。

本洲島的海岸線非常曲拆,半島到是有很多,是以顛末羅嶽和參謀職員的遴選以後,終究肯定,能登半島、伊豆半島是最合適的地點。

但如許一來,這兩個候選地點各有好壞,就難以挑選,羅嶽顛末端幾次思慮以後,又製定出了一個新的作戰打算,就以能登半島為第1候選,伊豆半島為第2候選,這個排序並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前後次序,即羅嶽的打算是先在能登半島登岸,然後再在伊豆半島登岸。

當然,這6艘兵艦能夠完成火力援助的任務,護航就有些力不從心了,固然火力、裝甲尚能一戰,但航速太慢,遠洋號、瞭洋號隻要16節,而4艘鐵甲艦連12節都有些免強,而日本另有兩艘裝甲巡洋艦,航速都在20節以上,是以水兵將剛建立的第2裝甲巡洋艦分隊拔給登岸艦隊,它們既使參與對岸轟擊、火力援助,也能為登岸艦護航。

而伊豆半島的環境則恰好相反,固然補濟線拉長約500千米,但其計謀位置要遠優於能登半島,因為本州島的多數會大多都漫衍在靠承平洋的一側,以伊豆半島為核心100千米以內的本地地區有東京、橫濱、靜岡等多數會,在200千米以內則還要包含名古屋、津市等,如果群眾軍占據伊豆半島,將會給日本形成極大的威脅。不過也正因為如此,伊豆半島的守備必定要強於能登半島,登岸的難度天然要更大一些。

江南製造局重新規複活產,也是華東當局將上海作為迎戰英法遠征軍的前沿港口基地的首要前提之一,因為隻要上海地區具有兵艦的根基維修才氣,纔有前提做為華東當局前沿港口基地,迎戰英法遠征軍。不然連給兵艦做個全麵查驗都要把船拖回青島去,如許的前沿港口基地也就冇有任何意義了。

從地理位置來看,能登半島位於日本海一側,離華東當局較近,無益於運輸補濟,但缺點在於周邊地區不算髮,貧乏多數會,因此群眾軍將能登半島設為前沿基地,想要反擊襲擾、掠劫其他處所就要費事很多,不過登岸的難度也必定要小一些。

英國的遠東艦隊共有8艘戰列艦,包含6艘白叟星級和2艘百夫長級,不過百夫長級屬於2等戰列艦,戰役力並不強,而白叟星級是嚴肅級的簡化改進型,固然保持了嚴肅級的武裝,但減弱了裝甲,隻是增大了續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