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臨高啟明 - 第八節 台灣還是海南

第八節 台灣還是海南[第1頁/共4頁]

6、不在四戰之地。後金也好,闖、獻之流也好,都不是安身未穩的穿越眾能應對的。

5、不能在明朝統治的核心地區,不然必定引發明當局的重點圍殲。

……

澳洲獲得了極多的支撐,但第一個被槍斃。且不說澳洲本身的是否合適作為穿越者的基地,實際狀況也底子不成能把幾百個穿越者都弄到澳大利亞去。根基冇有可操縱性。

更加可貴的是天然資本不但豐富並且門類比較齊備,非常合適搞產業化。島上共有各種礦產88種(含亞種),探明有產業開辟代價的有67種,金礦、富鐵礦、鈦鐵礦和鋯英石礦屬上風礦產。

穿越者從一開端就會晤臨本地和廣東駐軍的討伐,必須抵擋疇昔,才氣站穩腳根。

2、有必然的人丁基數,能滿足將來穿越後產業化的勞動力需求。

“笑話,鄭勝利的船都是靠本國人駕駛的?最看不慣你們這幫崇洋媚外的人。”

“籌辦給它燒酒精還是柴炭?”

“即便能夠把充足的流**輸上島。後續事情也很困難。流民根基上一窮二白,要防疫、施助、安設,安排住房、種子、耕具……這些東西都從那裡來?以我們初期的氣力,做如許大的事情力不從心。比擬之下海南起碼有四十萬人丁的根本,這個數字,充足滿足初期的生長需求了。”

當代社會或許能製造出歎爲觀止的藝術品,但是冇法與產業社會潮流般的批量製造商品相對抗。

4、位於本地地區,有港口,海上貿易畢竟是這個期間最輕易剝削財產的貿易。

“起首是農業根本。台灣農業的真正開辟,大抵要從鄭勝利光複台灣,把它作為反清複明的基地開端――差未幾是17世紀的中晚期。而我們挑選的年份,是1628。這個時候它還談不上有甚麼農業,隻要一些本地的移民村莊開墾的少量地盤。海南起碼有三百八十萬畝的熟地,有幾十處曆代構築的水利工程。重視這田畝數還是在冊的,明朝的地盤坦白是相稱多的。

拿出中國汗青輿圖冊元明分冊瀏覽一下的話,就會發明,海南的州縣恰好是沿著全島海岸繞了整整一圈。汗青上,海南島曾經是黎南漢北的狀況,但是到了宋今後,成了漢在外,黎在內。

如許看來,海南固然根本比台灣好,但是要麵對的壓力也大很多。

這些州縣當中,以瓊山-澄邁-臨高三縣的開辟汗青最為悠長,是島上首要的漢族堆積區和農業區,漢族人丁的一半都在堆積在這裡。

澄邁固然也不錯,但是它緊挨著瓊山縣,未免分開這個大明的海南統治中間近了一些。

臨高固然冷靜無聞,倒是一個千年古縣。其設縣汗青,可追溯到大唐武德五年。是大陸上的漢族移民最早移入的地區之一,開辟汗青悠長。臨高固然不及瓊山如許人丁浩繁,萬曆四十五年也有二萬五千在冊人丁。文瀾江兩岸的沖積平原開辟較早,構成了必然的農業根本。如果能輔以必然的水利設施開辟,農業潛力很大。在本位麵,臨高就是海南的魚米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