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臨高啟明 - 第八十節 整訓(二)

第八十節 整訓(二)[第1頁/共4頁]

黃超叫這些丁壯們全數戴上藍色袖標,編成百姓軍陽山暫編中隊。此中一個小隊留在陽山,由百姓軍賣力“軍訓”,另兩個小隊被號令跟著雄師隊解纜往連州去。

“多謝老爺!”

“你們另有甚麼難處?”

第二天開端,四寨瑤民連續在天長公的帶領下過來,不但帶回了搶走的財物,還帶回了被擄走的陽山縣城和周邊的男女老幼五百多人。

“他胡說!”“說話要過知己!”“你這麼說知己不會痛嗎?!”

黃超顧不得想太多,來的途中乃至連湟川三峽的美景都冇有看,他麵前有一大堆題目需求處理。軍隊在連州城西,龍津門船埠的對岸登岸,隻見圍困連州城的八排瑤稀稀拉拉的,每個城門外隻要那麼五六十人,並且春秋遍及偏大。黃超大略估計一下,連州城老城、新城一共十個城門,除了老城南門連接著新老兩城以外,其他九個城門都通往城外,現在圍著連州城大抵五百人擺佈,剩下的要不在某地埋冇起來,要麼四散去周邊鄉裡劫奪,但這模樣風險不大,連州一帶的村莊大多修有寨牆,並且每村都有丁壯守村,每次不出動五六百人攻不下一個寨子,人出動很多,連州城內的守軍逮住機遇就會突圍。

“可我們還要去買鹽。寨子裡一點鹽也冇有……”盤天順愁眉苦臉道。

他看了看丁壯的氣色,感覺還算能夠。歸副本時空的百姓都是一副麵色烏黑營養不良的麵孔。隻是衣衫都有些襤褸,有些人穿戴明顯是搶來得衣服。

黃超本身並無拿永化瑤民立威的意義:永化的瑤民編戶多年,和本地漢族來往較多,屬於能夠拉攏的工具――安定處所戰亂,拉攏一部分本地人能起到的莫大的助力感化。

黃超關照將統統被俘的瑤民全數開釋,傷員也做了簡樸的救治。至於戰死者的屍身,也不割取首級,曉諭各寨情願支付自便,無人領回的當場安葬。緝獲的兵器也都還給了他們――瑤民的兵器比官兵最差的步隊用得還要差些,連鐵器都未幾,很多都是竹槍。

天長公們相互看了一眼,這前提不算刻薄,但是卻透著一股詭異。他們多年來和官府打交道,和販子做買賣,早就養成了多疑的風俗。這一招是不是要把他們的丁壯都誘來殛斃?這類事情,聽聞疇昔官府也曾經乾過。

還是彭壽臣在這裡日子悠長,與瑤民打交道有經曆,看這模樣已經明白了七八分,便低聲對黃超說了幾句。黃超一聽笑了,點頭道:

黃超在陽山逗留了一天,摒擋了陽山的一些告急事件,六月一日一早,便帶領軍隊乘坐從廣州聲援過來的小火輪沿著連江北上,和小火輪一起來聲援的另有兩艘小炮艇、6門12磅山地榴及其炮手另有12個炮兵士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