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臨高啟明 - 第二百節 逃出虎口

第二百節 逃出虎口[第1頁/共4頁]

田妃提及此事,他也就當作是飯後的消遣,隨便聽著,並不覺得意。隻是當田妃說到:“……這位周神醫的醫術確切入迷入化,特彆他本身配製的藥物,對應症狀幾近是百試百靈,不比髨賊的藥減色……”他才俄然打了一個激靈,厲聲道:“你說甚麼?!”

客歲他向閣僚們流暴露討髡之意,除了溫體仁以外,閣僚們對此都態度含混,很有不附和之色。說來朝廷當時內憂內亂,也底子顧不上悠遠的南邊戰事。

這些日子,除了內閣已經議定從崇禎九年起加派“粵餉”以外,擇何報酬督師,變更哪些兵馬,尚未有定論,他一貫倚重的溫體仁的態度也非常含混。言辭當中,透出但願“撫”的意義來。

前年髡賊攻占廣州,囊括兩廣的時候朝廷便商討上南征之事,隻是朝廷在兩廣一潰千裡,本來擺設在兩廣的營兵衛所幾近全軍毀滅,連兩廣總督熊文燦也隻是帶領著少數殘兵敗將逃入湖南境內,苟延殘喘至今。

那就是王業浩了。崇禎心想。兵部尚書張鳳翼身後,一向是他以兵部左侍郎的職銜署部事。不過天子感覺他不是兵部侍郎的合適人選,以是奪情起用了丁憂在家的楊嗣昌。同時為了讓王業浩放心辦差,又特賞了兵部尚書銜給他。

他多次想過要把熊文燦捕拿入京,下天牢鞠問。但是溫體仁勸他目前能夠對於流寇的文武大臣不下十幾個wag,能和東虜一較高低的也有那麼幾個,唯獨曉得髡賊環境,和髡賊打過仗的官員極少,王尊德已經歸天幾年了,隻要熊文燦這麼一顆獨苗了。以是,他隻能捏著鼻子讓他“戴罪建功”。

“不說這神醫了,”崇禎搖了點頭,“你此時說比髡賊的藥還好用――京師有髡賊的藥嗎?”

“這個,臣妾亦不知,隻是家人入宮送信的時候提了一句……”田妃謹慎翼翼答道。她多少已經猜到了天子剛纔的設法。

崇禎想了起來,甲戌科考(1634)時候,錦衣衛密報有人采辦了大量的丹散免費披髮給來京的士子,披髮的首要藥品便是避瘟散,聽聞結果不壞。至於披髮藥品的人也不過是本地的一些企圖積善性善的大戶。他聽了就撂開了。

說來也是好笑,東虜所據是東北苦寒之地,老奴當初隻是李成梁帳下一個小小的親衛,部眾數百,披甲者不過數十。自打祖父暮年起兵,不過二三十年,打得朝廷節節敗退儘失遼東;而這髡賊,聽聞初來時亦不過幾條大船,幾百人眾,流落至瓊州這個南陲僻壤,以工商勉強存身,現在卻練出了精兵強將,一舉囊括兩廣。朕的大明徒有萬裡江山,億兆百姓,萬千的文武官員,卻何如不得一北一南這兩大蠻夷,不得不動起了“撫”的動機……

京師固然範圍宏麗,但是因為人丁浩繁,加上地處北地的長年遭到風沙襲擾的困擾。都會環境卻不敢恭維。暮年國力強大,有司稱職,對環境衛生另有所辦理,王朝末年民氣不定,社會次序混亂,本來的辦理軌製徒具浮名。比來幾年因為東虜出境劫奪,城裡又湧入了大量人丁,感抱病四周風行,腹瀉、咳嗽、發熱……固然感抱病主如果在貧乏潔淨飲用水和環境卑劣的基層百姓中風行,但是達官朱紫們並不能獨善其身,得病的人很多,官員們為此乞假的也很多。隻不過遵循17世紀的標準,這還夠不上“瘟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