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臨高啟明 - 第二百六十三節 京師(二十)

第二百六十三節 京師(二十)[第1頁/共4頁]

“是!”老馮喜上眉梢,正要退下去,廖三娘叫住了他,“小八我已經收為乾兒了,我故意要傳他的技藝,隻是他的心性另有些暴躁,底下也虛。這是冒死的出息,差不得分毫。我事多,你且夾磨他一番。”

“詳細是甚麼人他們供不出來,隻說有人給了他們銀子,讓他們帶著銀車的動靜插手武閻羅的匪夥,跟著匪夥行事。沿途再留下暗記……”

非論是要出鎮的,還是入鎮的,都得趕在這鼓聲結束前通過鎮門。

這批衣食無著,又因為殘廢了身子不能回籍的人天然就成了京師內“不穩定身分”,鏢局長年看門護院,吵嘴兩道的動靜最為通達,曉得他們的作為:和普通的匪賊分歧,行事多是痞子地痞做派,講的是不犯國法,多小偷小摸,強乞硬索,或是藉端訛人,極少有明火執仗的乾攔路劫奪的活動。以是廖三娘才感覺非常驚奇。

“有這事?”

“夾磨小輩這事我愛乾。”老馮笑道,“準保叫他哭爹喊娘!”

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在這裡擴建殿堂宮室,四周修砌圍牆120裡,謂之“南海子”。把元朝的獵場擴大了數十倍。周辟四門,內建衙署,供天子打獵吃苦。但是此地固然風景娟秀,但是麵積過分廣漠,殿宇修建未幾,“野趣”過於稠密。天子臨幸次數漸少,到隆慶年間,此地已經很式微。除了看管的寺人和“海戶”以外,再無彆人到來,形同荒廢。

恰好這賊人也不曉得葫蘆裡賣甚麼藥,杳無音信。全部鏢局高低進退失據,不曉得做甚麼好了。

伴當說不上魁偉高大,但是個個精乾精乾,一色的青布直身,腰繫板帶。腰懸樸刀,手持哨棒。一看便是大戶人家仆人護院。現在天下騷動,京師也不例外,出城數十裡便有劫道的傷害。

鎮南門外的通運橋上,一隊行人加快了腳步。這座通運橋是萬曆三十三年神宗敕建的石橋,名“通運”。

一名青年男人頭戴範陽笠,綴著一朵紅纓,外罩一件哆囉呢的大氅,腰懸一柄邊軍式樣的倭刀。騎在一匹馬騾上,馬騾膘肥體壯。刷洗的非常潔淨,配的更是新潮時髦的“澳洲皮鞍”。顯見騎者是一名大族少爺。

李儒風將廖三孃的手劄收起,放入匣中,雙眉緊蹙。

騾子上甩出一串銅錢,落在鎮丁手裡:“賞你們的。”

一百零八聲鼓點時快時慢,待到最後一聲鼓點落下,便是正式入夜,張家灣鎮的四門也要封閉了。

本來明朝當寺人要到禮部登記,由禮部專門的差役閹割。厥後年深日久端方馳廢,官方始有自閹入宮的。聞名的九千歲魏忠賢就是“自閹”的。而留下《斟中誌》這部明朝宮廷條記的劉若愚雖是官宦人家出身亦是自閹入宮。

小八子一愣,道:“是字。”躊躇了下,又改口道:“不,是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