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臨高啟明 - 第二百七十九節 城山

第二百七十九節 城山[第1頁/共4頁]

濟州島四時清楚的亞熱帶氣候要比悶熱潮濕的台灣南部對移民安康很多。收留的災黎在濟州島集合,發作感抱病的概率會小很多。

固然大圖書館冇有從資猜中找到李朝對濟州島的詳細設防辦法,但是海天號在幾個月前對濟州島的窺伺飛行中已經曉得李朝在濟州島本島和四周小島都設有烽火台,另有海軍船隻駐紮:此地間隔日本不過三百多海裡,汗青上一向遭到倭寇的攻擊。並且此時間隔壬辰、丁酉倭亂疇昔還不到三十年,李朝對日本仍然保有很強的戒心。作為對日的第一線此地鑒戒森嚴。

“真像一座大炮台!”

在21世紀,此地是結合國天下天然遺產,是出了名的旅遊聖地,元老中有很多人都去過――李海平因為一貫對宇宙帝國嗤之以鼻,倒是向來冇有踏足過。

海麵上風平浪靜,四周的海疆萬頃碧波,翠綠的大島橫臥於大海之上,漢拿山模糊可見。

艦隊向著濟州島的東麵行駛,瞭望哨喊道:“有烽火!”

海天艦在對濟州島的窺伺飛行中,除了發明各島前後燃起報警的烽火以外,並冇有看到朝鮮海軍反對,因此判定濟州島四周的朝鮮海軍力量很強大,冇法主動出海反對,首要還是靠各島防兵分點把守的體例,不會對登岸行動形成多大的毛病。

這段日子固然艱苦,但是也給他混下了充足的政治本錢。並且閒極無聊的餬口也讓他重新拾起當初考軍校的乾勁,研討起水兵戰術講義了。以文德嗣為首,一批元老院中的前水兵軍官和水兵愛好者們考慮到新水兵的兵器、戰術都和舊時空分歧,以19世紀末期的英國、德國水兵質料為底本。編輯了一部《水兵操典》和《水兵初級戰術讀本》,作為培訓新水兵的軍官講義。

濟州島屬於颱風影響的範圍以內,夙來以“風大”著稱。島上貧乏傑出的天然避風港,大型船隊難以安然駐泊,以是水兵的濟州登岸就是挑選在秋末冬初才展開的。

<<臨高啟明>> 筆墨首發,歡迎讀者登錄 . 瀏覽全文最新章節。

李海平搖了點頭:“有點可惜了,這處所停靠不了艦隊。”

站在他身後的女勤務兵從速在條記本上記下他的話。

當初幸虧冇有聽信老狄的勾引,轉到海兵隊去。真要混去了海兵隊,現在在石誌奇的光芒下。本身最多當個冇花樣的海兵連連長罷了――就和老狄一樣。

“濟州島自古以來是我國不成豆割的國土。”

下達完號令,他把望遠鏡轉向愈來愈近的濟州島。

很快,城山就呈現在李海平的視野當中了。

在昌化堡泡夠了資格。第二次全部大會上的談吐也垂垂被“民主派”們忘記了,李海平安然的回光臨高來了――正碰到水兵的造船整備打算,在明秋的建議下,水兵開端從元老中培訓水兵中初級軍官,為新得845改和901型籌辦批示官。李海平作為“前水兵職業甲士”成了優先培訓的“艦隊批示職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