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臨高啟明 - 第七十七節 大將(二)

第七十七節 大將(二)[第1頁/共6頁]

至於臨高被圍卻冇有詳細的動靜――除了臨高縣令送來的一份垂危的文書。澄邁被圍以後,驛路完整間斷,動靜幾近完整間斷。驛路一間斷,連儋州、昌化方麵的動靜也傳不過來了,塘報必須從反方向環島一圈或者遞送都雷州才氣送到瓊州府城了。

幕僚們以為髡賊火器鋒利卻攻臨高、澄邁不下,申明其陸戰確係無能。湯允文所部在廣東的明軍中屬於較為“善戰”,調派他去救濟澄邁必能收功。

何如賓心想這個東西不知有冇有感化?但是所費無幾。何如賓不大信賴這東西能夠炸沉大鐵船,但是能炸沉幾艘鐵快船也是大功一件了。當下就承諾讓人先試製一批。

但是翻開塘報倒是澄邁縣送來的。如許看來澄邁還在官府手中,並且對交際通並未阻斷。

辦了這二件事情,何如賓感覺表情暢快了些,想到因為呂易忠不竭催促進兵才把標營度疇昔海去的,倒給了一個歪打正著的機遇。

鄉勇戰力雖強,但是分開了本鄉本土士氣就大打扣頭,非要厚賞才肯冒死作戰。遵循塘報上所說,髡賊在澄邁城下苗條圍,駐營寨。設防必定非常周到。到時候對方守寨應戰,火器又猛,湯允文一定能占到便宜。官軍在澄邁腳下豈不是進退兩難。

內裡有個幕僚說,固然髡賊不敷慮,但是畢竟船堅炮利,又糾集了“閩粵奸民”數萬人。而官軍至今對髡賊的秘聞所知甚少,連髡賊首級的名字都不曉得。

想了想,他又寫了一樣的第二張紙條,隻不過前款變成了:“知臨高令吳及澄邁守城官紳”。

隻要把圍攻澄邁的髡賊逐走,本來從總督那邊不竭傳來的“催戰”也能有個緩衝了。團體來講,多數幕僚的定見還是“慎重”。並不但願早早的全軍登島討伐。

“再者,以門生看來,髡賊並無破城之力。”常青雲道,“他如有破城之力,何需求差遣民夫築長圍立堅寨?這必是髡賊做長圍的籌算了。澄邁縣令隻需謹慎守禦,必能保闔城安然。當今之計,報命人混入城中,送去雄師必來相救的書子,闔城軍民見了定會儘力守禦以待雄師。”

常青雲當即在桌子上用茶水為墨,畫了一個草圖。大抵就是將火藥裝在陶罐裡密封好,然後四周交叉綁竹子,不但供應浮力還輕易掛住船隻。筏子上麵再覆蓋稻草之類。由專門擅水性的兵勇鳧水推送到髡賊的船旁,再引燃導火索。

他已經派人在廣州和瓊州貼出佈告,招募體味髡賊內幕和熟諳臨高環境的人。又找來了一些去過臨高的海員和商販,查問髡賊的詳情。

常青雲道:“鎮台大人此去剿賊,必收全功。這是不消說得了,隻是還要剿賊剿得都雅。若象當年俞大帥那樣發兵動眾,最後隻落一個迫敵全師退去的成果,遠不如雙嶼大捷之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