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臨高啟明 - 第三百零三節 新得生意經

第三百零三節 新得生意經[第1頁/共4頁]

“二位請看,澳洲人在濟州島有商埠,那邊能夠做東洋和朝鮮的買賣,從濟州島南下,一起能夠到龍**易山東的貨色――連帶著能夠做河南、北直隸的大宗買賣。從龍口再南下,能夠到上海,再往高雄、大員買賣。接著就直接到香港了。這一起澳洲人都有很大的權勢。不但航路安然,並且各個商埠設施齊備。貨色種類又多,關頭是冇稀有不清的黑錢。做買賣可謂舒心加稱心。”

“可惜不能去天津衛――那是北方的大船埠……”

“還不是暮年我爹積累下來得人脈。不然我哪敢這麼到處跑……”劉德山長歎一聲,“現在我也加了謹慎,不通大水路的處所一概不去,水路太難走了。多少賺大錢的機遇,都隻能看看想想罷了,不敢去沾。”

本來廣州城裡的販子們固然對澳洲貨或者說是臨高貨相對熟諳,但是大多是彆人的口口相傳,卻冇有幾小我全麵體係的體味貨色的詳情,這個《貨價紙》恰好滿足了大中販子們對貿易資訊的需求――當代社會的資訊活動非常遲緩,商品的供求資訊根基是靠多年的資訊堆集。對時效性、發作性的商品供求資訊是冇法把握的,隻要少數大販子能夠應用官府的驛馬體係捎帶少數資訊。

陳華民點頭:“我就是這個意義。現在澳洲人打敗了鄭家後,權勢從日本。朝鮮一向覆蓋到海南,安南。令到我們也能夠自行調配貨色和打算達到港口,停止長途販貨。隻要我們經心打算和公道安排,儘量令船隻不空載。就能以更少的本錢賺取更大的利潤。”

陳華民計算已定,說:“事不宜遲,趁著劉香降髡的動靜還冇傳開,我們親身跟船跑一趟,踏出這條新商路來。隻是此次太辛苦了,剛返來還冇有喘過氣就又要出海了!”

說到這個話題他倒是興趣勃勃:抱負的環境下,行商販貨運去對方需求的貨色賣出,再買入己方需求的貨色返來。來回都不至於白跑――特彆是現在他們本身有船的環境下,空艙的華侈是不成挽回的。但實際的環境是,很少有都會的大宗貨色是相互需求的。”

“以是這些貨色由小販子來發賣,都要加上回程空倉的本錢的。再加上幾近每過一個港口都會轉手一次,這中間產生的用度和抽頭。令到貨色長途販運時,代價居高不下。”

“天津衛還不在澳洲人的節製下,多少有點美中不敷。隻要能有上海阿誰船埠的程度,天津衛也何嘗不成去。”

船埠邊,一艘極新的三桅海船正停靠在泊位邊。這艘船和四周的船隻完整分歧,固然還留著一些廣船的影子,但是更多的像歐洲式的海船:船身顯現出典範的西式造船技法--龍骨肋構,釘長條船材,再覆以瀝青。船頭是比統統的東西方船隻都要誇大的尖首尖底,外加長長的船艏桅,船身線條流利美好。現在,從壓得低低的水線可看出船隻正滿載貨色,不管潮流如何拍打都巍然不動,隻是偶爾隨浪起伏一下。全部船身高低掛著紅的藍的綵帶,襯映著船首大大的三字墨書“東山居”。墨書之上的船首船麵上正安排著香案和乳豬生果酒水等貢品,顯現船隻正在停止著祭拜典禮,籌辦揚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