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臨高啟明 - 第十二節 火攻船

第十二節 火攻船[第1頁/共4頁]

下次更新:第七卷-廣州管理篇342節

看到解首長對這對大鼓如此有興趣,書吏從速先容說這對大鼓是韓雍攻破大藤峽以後,將橫亙江麵的巨藤砍斷,此中數節蒙上牛皮做成大鼓,分送廣州、梧州、肇慶的軍鎮衙門門前以示“平亂”的武功。傳聞這大鼓敲起來,“有如雷鳴,聲聞數裡”。

解邇仁看這裡固然修建稍顯破敗,清算的倒還潔淨,一問才曉得這裡並無專人看管,隻要住在祠堂前麵院落的住家賣力看管打掃。這家人聽衙役說“大宋知府”來進香,家主帶著兒子屁滾尿流的出來“驅逐”,還要請他“稍坐奉茶”。

解邇仁俄然想到,這裡完整能夠用來收留災黎麼!不過他頓時又反對了這個設法,幾千災黎住出去,免不了要動火做飯,一旦失火可就鬨大了。不如就這麼分離安設著更好。

“不必了,我來隻是為了敬香,聊表寸心。”解邇仁擺手道。

-----------------------

“這些題壁詩都是梧州貴重的文明遺產,要好好庇護啊。”

都申明末官府的辦事效力差,看起來一點也不差嘛!解邇仁悄悄點頭,

“城內有座四賢祠堂,此中便有供奉陽明先生……”

不過這些房屋倒是能夠作為今後的構造工廠用房……

傳說龍母曾收養過五條小龍,厥後在五小龍的互助之下,帶領鄉親們辟山引水,管理洪災,為民造福,讓大師過上風調雨順的日子。因而,溫氏被西江流域的百姓們尊稱為“龍母”,成為造福百姓,保安然的“神女”。

“以是名為大藤峽。”何東籬道,“傳聞這條巨藤為百大哥藤,高出黔江,晝沉夜浮,欲過江之人,隻要攀附在此藤上便渡水而過。韓大人攻破大藤峽,生俘侯大苟以後,便將此藤砍斷,本來商旅過不得大藤峽,自此始通。傳聞有一根斷藤沿黔江、潯江漂流而下,一向流到藤縣。相傳藤州、藤縣是以得名。”

解邇仁連連點頭,這位韓雍真是人才!他傳聞韓雍在梧州有祠,要提出要去韓公祠上香。

“好,一會也去看看。”

解邇仁從韓公祠出來,又去了四賢祠,普通施禮如注。何東籬見他對本地先賢極恭敬,約莫有“神道設教”之意,便發起去去“龍母廟”進香。

“王陽明也來過這裡?”解邇仁又驚奇了一下。

解邇仁正揣摩著,來到了總兵衙門前,這裡早就冇有總兵駐紮了,門前卻有一對獨特的大鼓,鼓身極大,足有大號按摩浴缸那麼大。鼓麵已經殘破不堪,鼓身更加獨特,不但表麵紋理粗糙,連形製也不是一個整圓,看上去彷彿是某蒔植物的外皮做成的。

何東籬心中微微驚奇,不過想到去先賢那邊進香禱告也算是處所官的應有之義。當下便在前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