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臨高啟明 - 第四節 副鎮長林銘

第四節 副鎮長林銘[第1頁/共4頁]

PS:

朱鳴夏的旅部隨即進駐了肇慶的總督衙門。

第一旅的批示部就在設在東門外的海軍營,固然本城“投誠”的典史和縉紳們已經磕請他移駐本地最馳名的名勝“七星岩”――有縉紳獻出彆院作為他的行轅。但是這個處所間隔西江太遠,朱鳴夏還是挑選了海軍營的駐地。

至於水上,亦安排有一起“疑兵”,熊文燦的“官艦”在多少海軍船隻的護送下往上遊逃去。天然順水行舟是跑不過“無風自行”的大發艇的。這一起當然全軍淹冇,倒是讓熊文燦一行順利脫身了。

朱鳴夏點點頭,卻並不引申開來講:“你們既已投降我元老院,此後隻要為元老院好好著力,少不得你們的斑斕出息。”

但是從衝破羚羊峽的時的戰況來看,明軍已經有了某些戰術、設備上的竄改,這使得朱鳴夏認識到,明軍固然已經腐朽不堪,但是內部仍然有少數有識之士,在摸索低技術程度下改進作戰設備的戰術。固然這些改進對於伏波軍的上風來講太微不敷道了,但是在某些無益機會之下仍然有能夠對伏波軍產生必然的殺傷。對此要有呼應的籌辦。

“卑職瀾儒田,高要縣――明國高要縣典史。”

“即如此,我這裡要辛苦你們一番了。”朱鳴夏說著,表示勤務兵端出一個托盤,上麵堆著很多信函。

“是,卑職明白。”瀾儒田聽一件記一件,聽到朱鳴夏叮嚀,從速又作了一個揖,哈腰退了出去。

熊文燦和他部屬的官員幕僚們天然早有籌辦,他們立即在立即了閱江樓,騎上早已備好的快馬,由親兵們護送著,從陸路逃往梧州。

“伏波軍混成第一旅,旅長,朱鳴夏上校!”副官大聲報著官銜。

“你們立即解纜,每人帶幾個從人,分赴各處屯所營寨,招降各處明軍官兵。”

至於州縣官員,有的伴同熊文燦逃之夭夭,有的在衙署他殺,城中無主,立即墮入了混亂,先前在肇慶暗藏的地下構造立即起來暴動,構成糾察隊,保持城中次序,救火緝盜。

降官們固然不曉得甚麼是“副縣長”,但是大抵曉得近似縣丞一類的縣裡的二把手。這對疇昔官末吏首的典史來講算得上連升三級了。典史想升到縣令縣丞,在大明體製下幾近是不成能的,即使有那麼幾個,也屬鳳毛麟角。

“好,”朱鳴夏點頭道,“我任命你為高要縣副縣長,暫代縣政!”

“你是……”朱鳴夏問道。

海軍營內有幾處古刹,旅部便設在北帝廟內。說是古刹,實在隻是一座小院落。正殿裡擺下一張集會桌,掛上輿圖就算是批示部了。

從肇慶到梧州本身已經無險可守。雖說梧州下流的淺灘存在使得珠江號炮艦難以超越,但是僅僅利用大發艇也充足突破仇敵的封閉線了。隻要航渡順利,拿下梧州是幾個小時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