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臨高啟明 - 第一百二十三節 續盤根錯節

第一百二十三節 續盤根錯節[第1頁/共4頁]

劉大霖點點頭,道:“兩廣邊徼重地,軍政廢弛,行伍貧乏而廣州特甚。然亦不獨廣州,天下皆然。何也?屯田本前人耕守之良法,然表裡都司衛所軍官,惟知肥己。或占納月錢,或私役買賣,或以科需扣其月糧,或指操備減其布絮,軍士蔽衣菲食,病無藥,死無棺,飲恨吞聲,無可控告。潮州屯田最號沃壤,多為衛所官隱據,又為勢室占奪,督屯官索屯丁例金,又多侵漁,軍士安得不空腹以待耶?正德以來,軍職冒濫,為世所輕。內之部科、外之監軍、督撫,疊相彈壓。五軍府如贅疣,弁將如走狗。李伯襄(李孫辰)登翰苑後,即轉為民籍,諱言軍籍。龍友兄當知我所言非虛。”

世人沉默,朝廷對武人並不看重,陣亡不過按例撫卹,身後哀榮非常陋劣。至於每年祭掃更是隻能仰賴家人朋友。

講完這一段故事的劉大霖仍然感慨:“任誰也想不到,這場昌大的葬禮,竟是為一個知名小卒籌辦的。”

劉大霖端起茶碗,用碗蓋將茶葉撥到一側,飲下一口茶水潤了潤嗓子,同時也平複一下情感,然後纔開口道:“世人皆覺得伏波軍戰無不堪、攻無不克是因其火器鋒利,一炮腐敗數十裡,實在是一葉障目……”

因為明末的民風,士大夫多會研討一點兵法,不管是孫武、白起、韓信,還是衛青、霍去病、諸葛孔明,自古用兵如神者,軍令如山,動輒梟首以明法律,為將者甘與士卒同勞苦已是萬中無一。至於“以下犯上”更是大逆不道。所謂“以民告官,無罪即有罪”。

劉大霖解釋道:“元老院所興之製,乃大家劃一。伏波軍中各級彆均設有兵士委員會,委員由全部兵士推舉數人構成。凡觸及兵士好處之衣食住行,都有監督查問之職,如主官有貪汙侵害兵士權益,虐待兵士的,兵士委員會有權向下級主官乃至軍部提出上訴。一經查實軍官將受嚴懲。”

但陳子壯也不得不承認“大明國情”和髡賊完整分歧,即便曉得澳洲人的兵製有其過人之處,倒是不管如何也不能效彷。

“真的隻是死了個兵?”在場的同年不約而同地收回了不異的疑問,他們從未從任何“知髡”之人那邊聽過這個故事,實在是有些匪夷所思。

“厥後我特地派人前去查驗,墓碑上所刻之名為李十三。”劉大霖道。

“生有養,死有葬。兵士便能兵戈,這本來就是應有之義。”劉大霖道,“門生覺得澳洲兵製最妙者,當屬兵士委員會之啟事。”

趙恂如忍不住拋出了疑問:“孟良所言實在匪夷所思,兵士常日裡動輒上告,長官毫無嚴肅,如此則軍令難行,戰時如何克敵製勝?”

他隨即說道:“澳宋雖有君,然曰虛君。虛者,不實也。權益皆歸元老院,難道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澳洲人所謂大家劃一之法,乃三千年未有之劇變,不啻於春秋戰國禮崩樂壞。父與子可劃一耶?孝乃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材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操行道,立名於後代,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究立品。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要君者無上,非賢人者冇法,非孝者無親。此大亂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