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臨高啟明 - 第一百一十一節 朝議

第一百一十一節 朝議[第1頁/共4頁]

張家玉不明就裡,連連稱是。

“果然如此?不愧是張文獻公以後,累世忠義。果然是豪傑出少年啊,芷園此舉真乃吾輩表率!”蘇觀生略帶驚奇地讚歎道。

“想不到我輩當中竟有知髡之人……”

見張家玉寬裕的模樣,立馬有人起鬨道:“哈哈哈,害臊的白麪墨客,這也能當死間?”

張穆的話不無事理,這些年他遊遍了大明半個江山,江湖經曆自不是未出遠門年紀又輕的張家玉可比,隻要懂行的人才曉得木石道人的一番話是當代醫者用來拋清乾係的煙幕彈,萬一醫治失利豈不有損神醫清譽?木石道人在各地串連,要收伏民氣,少不了揭示各種“神蹟”,但這世上哪有甚麼包治百病的靈藥靈藥,這番話一出口,如果治不好,那都是心不誠的,治好了就都是道長的“神蹟”。

麵前這位長相秀美的青年,蘇觀生天然認得,恰是他業師張一鳳的族弟。張氏世居東莞,祖上乃是張九齡仲弟張九皋,他這一脈固然傳到張家玉曾祖父這一輩的時候已經式微了,家中貧困,但也是個累世耕讀的人家。

張一鳳,萬曆三十四年舉人,授夔州府推官,後升廣西左江兵備道參議。汗青上張家玉落第以後,張一鳳為了培養這位族中的青年才俊,招他至兵備道官署中讀書,乃至還為這位貧苦的族弟籌辦了婚事,可見張一鳳對後輩當中可造之才的正視。也恰是在兵備道官署中讀書的這段時候裡,張家玉的軍事素養獲得了極大的熬煉。崇禎九年,天子為息盜安民,命令京官各舉所知,張一鳳又保薦了蘇觀生上任無極知縣。張一鳳在東莞也算得上是個小伯樂了。

張家玉一個激靈醒了過來,冇想到已顛末端一夜,他聽著母親沉悶的咳嗽聲,心中暗道不好,莫非是他對大明的忠心不敷扳連了母親。

半晌以後,張家玉便下定了決計,帶著母親去廣州城。

待他復甦以後,又想起了昨日義兄張穆與他告彆時的提示。張穆道:“蘇觀生此人與我素無來往,但我素聞此子誌大才疏,貧乏策畫。反髡如此大事,此子必無本事籌劃,幕後之人定是那木石道人和他口中的石翁,不過此道人乃外村夫,底包含混。江湖險惡,家弟要留個心眼纔是。”

張家玉見張穆如此蕭灑,也就不再推委,當下互報家譜輩分以後,便與張穆以兄弟相稱。張穆曉得張家玉心憂家母,不再留他,他本身則留下來與多年不見的李雲龍暢談佛法。

張家玉望了一眼木石道人,對張穆說道:“鐵橋兄明鑒,家中老母病重,藥石不靈,服了數次澳洲磺胺亦無好轉。家師說本日有高人拜訪,正為此前來……”

他隨即強壓下寬裕的情感,神采也規複如常,對世人道:“門生張家玉,隨業師學了幾年兵法。出身雖不是書香家世,但自幼受教孔孟之道,也存了報國之心。隻可惜門生岌岌知名之輩,才疏學淺,恐難當此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