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隋唐大猛士 - 第1310章 量入為出

第1310章 量入為出[第1頁/共3頁]

而大秦朝廷正視工商,對這塊的稅收立了很好的稅製,稅收很高,之前一年鹽稅就近三千萬貫了,現在固然鹽稅朝廷主動降了一半多,可一年也另有一千多萬貫的鹽稅,加上進步了的茶、酒、礦的稅課,使的朝廷一年專賣稅就能達到近三千萬貫。

“崔相,替我奉告李大學士,朝廷能夠不言利不談錢嗎?”

羅成笑笑,望向崔君肅。

“賢人,朝廷支出很多,但開支也大。兩稅正稅裡的粟兩千五百餘萬石,三百萬折充絹布,添入六京庫。三百萬回充米豆,供尚食及諸司官廚等料,併入京倉。四百萬回充米轉入京,充官祿及諸司糧料。五百萬留當州官祿及遞糧。一千萬諸道駐軍糧及儲備當州倉。”

很驚人。

加上工商稅和市舶關稅一千多萬,然後是朝廷主導的和買、貿易等,一年的這些錢的支出有五千萬貫擺佈。

李綱道,“那朝廷一年另有五百萬貫節餘?”

“賢人,淺顯人家,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哪也離不開錢,至於朝廷用錢之處就更多了。去歲,朝廷兩稅支出,計粟則兩千五百餘萬石,布繃綿則兩千五百餘萬端匹,錢則四百餘萬貫。”

“另三千萬貫用於三衙兵馬軍費開支。”

從這些數字上看,朝廷支出很高,做為正稅的兩稅支出,收的粟米絹布這些什物租,並不算高,如果遵循隋時的租庸調製,一丁年繳兩石租,兩千五百萬石粟,不過是一千二百來萬丁的租罷了。隋強大時但是有近九百萬戶人丁,哪怕以每戶兩丁算,也是近兩千萬丁,一人兩石那就是四千萬石粟的年租支出。

“另有工商稅、專賣稅、市舶關稅,以及朝廷通過和買糶賣、與藩國朝貢貿易所得,總計約五千萬貫擺佈。”

這類按丁征稅的體例,當然征起來簡樸,有多少丁就有多少稅賦,可實際上很不公道,貧苦百姓,跟那些億萬富豪們繳一樣的稅,乃至大量的官員等成為不課戶,反而不繳半點稅。

當然,隋時冇有工商稅專賣之稅市舶之稅等等,也不會和買、貿易這些。

實際上固然要扣除不課戶、不課丁,但相差也是龐大的,這也是為何隋朝時的存糧能有那麼多的啟事地點,均地步分的少,可租倒是按每丁百畝的標準同一收的年租兩石。

李綱則說天子不當言利,不能跟販子一樣。

“隋時,百姓大家要服二十天免費役,未服完,還要按天折絹三尺代役叫庸。隋時,以丁征租調,非論有田無田有田多少,隻如果課丁,那都是一樣的租調,一年一丁兩石粟租或絹兩丈綿三尺。”

“這如何會是欺詐呢,販子們爭奪援助商的名額資格,固然確切是拿錢來換這援助商之名,可他們的支出並不是白支出,他們的收成是很明顯的,販子言利,有利不起早。這些能成為援助商的,哪家不是天下馳名的大商團或是大商行,他們會做虧買賣,還爭著做?朝廷並不強求他們成為援助商,他們掏錢做援助商,獲得的收益是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