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鐵器時代 - 8-12 救災大募捐

8-12 救災大募捐[第1頁/共4頁]

隨後下台的是一名中年富商,此人年約五十,名叫王久,中過舉人,部下有一支範圍強大、技藝高深的修建隊,小到民宅的補葺,酒樓商店的修建,大到皇故裡林的設想、城牆的製作都有遍及瀏覽,和工部的乾係相稱傑出,劉子光的青島城就有一半的工程是包給他做的,條約金額高達數十萬兩,利潤也很客觀,王家乾這一行在南明是首屈一指的領甲士物,家資钜萬,傳聞起碼有三百萬兩;王久此人也有著很高的文學涵養,善於畫圖,設想,也能吟詩作對,在這些充滿銅臭味的販子們中間算是一個曲高和寡的異類並且他常常幫襯寺廟燒香許願,是個信佛的居士,南朝四百八十寺他幾近走了個遍,每年花的香油錢就有上萬兩

“好啊,你籌算捐多少?”劉子光問

戶部調撥了二百萬兩銀子賑災,皇上也從內帑裡拿出一百萬兩,大臣們個人捐出一年的俸祿,有這些表率在,官方的捐獻活動也停止的如火如荼很多商店主動捐出布料、裁縫、鞋子、雨傘、油布諸如此類的物質,另有很多販子拿著銀票跑到官服捐募,連秦淮河上的花船都打出了捐出眠花宿柳銀,救濟湖廣一家親的橫幅,這些都是自發的官方捐獻,範圍不算大,最惹人諦視標是即將停止的都城捐獻大會

官員很吃驚的看著這個斑斕的有些驚人的少婦,看她打扮不是富朱紫家出身,竟然拿出這麼多的銀子,想必是清囊而出了,官員很佩服的問道:“大嫂請在功德簿上留下姓名”

捐多捐少,都是一種情意的表達,捐獻大會並冇有做硬性的規定,但是這些大戶們倒是抱著比富的心態來的,天朝子民好的就是個麵子,如果不拿出和本身身份對應的銀子,今後就冇法混了

劉子光當然不會生機,他慎重的點點頭:“就依你”

救災的事情歸工部,賑災的事情歸戶部,顛覆左良玉政權的事情歸南廠,這些機構在嚴峻的事情著,都城乃至全部江南的百姓們也自發的構造起來為災區捐糧捐款捐物,長江中遊發水患,長江下流的群眾感同身受,畢竟是同飲一江水的骨肉同胞

王久是大戶的最後一人,本來估計的壓軸戲演砸了,不過緊接著的百姓們自在大捐獻再次上演好戲,百姓們挨個從捐獻桌前走過,拿出銀子或者銅錢交給官吏,並且在功德簿上留下名字,百姓們天然比不得財大氣粗的大戶們,但是一張張在手內心攥出了汗水的銀票代表的是最竭誠的愛心,十兩,二十兩,五十兩,幾近是他們幾個月的餬口費,都能義無反顧的捐出來,最讓人打動的是一個斷腿的老乞丐,此人常常在夫子廟一帶行乞,大師都熟諳他,現在他竟然拿出了一兩銀子,並且是一枚極新的細絲錠子,看模樣是剛從票號裡兌換出來的,老頭說:這是我行乞半個月的支出,就捐給災區群眾買餅子吃,他們過的還不如我這個老乞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