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武俠仙俠 - 星宿劫 - 第十八章 空寺空人

第十八章 空寺空人[第1頁/共4頁]

一縷暗香平空來,開蘭花,化人形。

隻是人尊佛,人敬佛,欲以香火錢求福祿功德,並非何時何地都能得償所願,很多時候,乃至連根基的性命都得不到保障。

終究還不是落得個後秦殺帝,西秦滅太子,國破江山覆的可悲了局。

“如何,嫌我念得不好,忍不住扔石子了?準頭有點完善啊,蘭姑。”

地上突然呈現的一枚落石成了答案。

夏商周時,敦煌尚屬古瓜州的範圍,有三苗後嗣,號為羌戎的族群在此地遊牧定居。

不管心機還是心機,都回不到少年的中年。

他環顧了這間寺廟好久,還是不知那尊本該背靠金輪大日結跏趺坐於此,享用來自四方信佛者的崇拜和祭奠的佛像是在何時被移去的,而想來這間寺廟,也不會因為昔年佛法佛經的浸禮,在他踏入廟門的那一刻起,就曉得他的至心是在何時如殘花敗絮般走向殘落。

鹹通十三年,張議潮於長安去世,河西格式再易,開初是由其侄張淮深極力運營,不料厥後張議潮之婿,時任沙州刺史的索勳俄然策動政變,自主節度使,幾近將張淮深及其兄弟妻妾斬儘撲滅。

到了戰國期間,敦煌一帶又出現出大月氏人、烏孫人以及塞種人,開初是三族與本來的羌戎共存,厥後大月氏強勢崛起,羌戎被其兼併,烏孫人與塞種人被擯除出境,一時候河西片區大月氏風頭無二。

王朝由人所建,興衰便是存亡,不過一人與千萬人之彆,天然也逃不開那彷彿宿命的定論。

河西佛法之盛,以敦煌為最,乃佛教東傳的通道和流派,稱其為中間也不為過。前秦建元二年,樂尊和尚在三危山下的大泉河穀首開石窟供佛,即赫赫馳名的莫高窟,儘顯河西群眾對佛法與佛教的尊崇。

廟門未開,側窗也無聲響。

十六國後,南北分治,北周滅北齊,北方複而大定,隻差南下便可完成同一大業,無法武帝宇文邕大業未成身先亡,幼主闇弱,無控權臣之能,大好江山終為楊堅所得。

但他確已是中年。

爵位雖厚,民氣還是涼薄,不複古風,如此,守著浮名,又有何用?

文帝崩後煬帝即位,初時國力鼎盛,前期倒是大亂,東.突厥順勢崛起,大業十三年七月,武威郡鷹揚府司馬李軌舉兵反隋,占據包含敦煌在內的河西,複於涼地建涼國,定都姑臧,建元安樂,歸附於東.突厥。

隋文帝一樣崇信佛教,曾幾次下詔各州製作舍利塔,詔命遠至敦煌,於莫高窟中另行開窟數十餘,皆範圍弘大,技藝高深。

那是千百年來因果連累都難以竄改的征象。

正因如此,誦經者有無知己顯得主要很多,但唸詩者,總要有知己在旁,才氣最大程度發掘詩的意義和魅力。

詩分歧於經,詩可成經,經則一定可成詩,何況經文晦澀,常常入人耳卻入不得民氣,縱使見效,也多是唸佛者本身收益,十人當中存一二聽眾已是難能寶貴,知己二字乾脆莫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