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一路青雲 - 第九百八十五章 再往省城

第九百八十五章 再往省城[第1頁/共4頁]

包飛揚點了點頭,神采有些沉重:“產量確切是關頭,但是要高產,更要穩產,這個目標本身冇有錯,隻是在詳細做事情的時候,很輕易被念歪了。”

趙麗萍顛末幾天的調查和采訪,已經把握了充足的訊息素材和究竟本相,寫下了厚厚一疊筆墨質料,並拍了很多照片。彆的她的假期也快結束了,得回中原青年報社報社報到,郭麗瓊也打電話過來,催促她歸去,畢竟趙麗萍從外洋返來今後,還冇有回燕京。郭麗瓊想女兒,抱怨趙麗萍返國不先回家,還趁便將包飛揚給指責了一通。

張誌軍在跟包飛揚說話的時候,目光一向在趙麗萍的身上打轉,臉上暴露冷傲的神采,較著前麵另有些話冇有說出來。

“陳局,現在這些話我們就是私底下談談,你如果分歧意,趙記者就不會用到文章裡。”包飛揚笑了笑,看著陳誌英說道:“你感覺,這類唯產量的做法好不好?”

“中原青年報的記者?”張誌軍頓時吃了一驚,大夏農業生長公司與媒體打交道的機遇並未幾,這時候的媒體也不會動輒暴光這個暴光阿誰,媒體暴光的能力也還冇有深切民氣,防火防盜防記者的說法還冇有傳播開。不過自疇前幾韶中原國度電視台的熱點訪談節目開播今後,大師也開端熟諳到被媒體暴光不是一件功德。

本來,遵循包飛揚的意義,並不需求因為這件事大動兵戈,讓馬來西亞華商們看到一個實在的臨港經濟開辟區,就已經充足了。因為從硬體前提上來講,臨港經濟開辟區確切冇有甚麼能夠拿得脫手的處所,臨港經濟開辟區就像一張白紙,等著人來開辟,而一味的裝點,就算投資商來投資,今後發明環境不對,反而會構成落差。

“你好,我是中原青年報的記者,有關海州市近萬畝強麥五號絕收的事情,我想采訪一下你們公司,你看能夠嗎?”固然張誌軍的語氣很不好,讓趙麗萍很不對勁,但是顛末這些年的曆練,趙麗萍已經成為一名優良的一線記者,她還是很客氣地向對方笑了笑,並取出本身的記者證,向張誌軍亮了亮。

中原青年報是國字頭的媒體,張誌軍還是很警戒,並且另有些心慌。趙麗萍是和包飛揚一起來的,如果趙麗萍向著海州,在報紙上說幾句大夏農業生長公司的好話,那事情的影響就大了。

到省會今後,包飛揚和趙麗萍、吳玉誠也住在海州駐省辦,歇息了一早晨,第二天上午他們再次來到大夏農業生長公司江北省分公司。剛好前次跟包飛揚打過交道的發賣經理張誌軍就在前廳,看到包飛揚,立即皺了皺眉頭迎上來,語氣很不耐煩地說道:“你這小我是是如何回事?如何又來了?”

當然,需求的籌辦還是要做的,不過這些事情包飛揚都交給副主任閻安平賣力,閻安平一向賣力臨港經濟開辟區的招商事情,這方麵也比較善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