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武俠仙俠 - 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 第三百九十五章 絕對真理嗎

第三百九十五章 絕對真理嗎[第1頁/共7頁]

音樂家沉浸在音樂的設想場景,如癡如醉的,音樂完了,得用飯洗碗,跟這一個事理。冇有甚麼高雅和粗鄙,歸正都是飲食男女。

當然,很多方纔學了點中學文明的淺顯人,人到中年了,也要裝一些本身並不具有的高雅,也愛唱這首歌。剛從柴米油鹽中擺脫出來的中年婦女,最愛唱,覺得能夠表示出本身並不存在的清純和貴族作派。當然,這不是攻訐她們在裝腔作勢。幾近統統的藝術,都是在裝腔作勢。賜與你實際中冇有的感受,這纔是藝術享用。

“頃刻滅卻阿鼻業”,這句是陳述性說話,根基意義倒能夠瞭解。意義是證到實相的那一頃刻,你就分開了因果,這個法天下和你的我天下,都被超出。連最嚴峻的阿鼻天國的罪業因果都能夠超出,冇甚麼不成以超出的。這是指功德和結果。

從二到一,是一個很不簡樸的過程,我至今,思惟層次冇達到阿誰階段。如果達到一的階段,大抵如同我前麵所說的同一場實際吧。但是,一併不是道本身,道本身如同零。但要達到零,非顛末一的過程不成。

那麼,從邏輯風俗上講,這就令人費解了。比如,我看到實相這句話,必須有個我吧,也必須有個實相吧。如果這兩個都冇有,那甚麼叫看呢?

放牛,得牽住牛鼻子,用甚麼牽?用繩索牽。繩索,就代表拴住那狂亂情意的體例,這就是修行的體例。

為甚麼無人冇法,因為寂滅。寂滅不是完整毀滅,按書上說,是本來就冇有的意義。如同夢中的境地,當你醒了後,你發明,那些景象都冇有。如此一來,你夢中的悲喜驚駭和溫馨,都冇有存在的意義了。

前麵兩句我非常熟諳,本來有一首風行歌曲叫《梅花三弄》的,是一個台灣歌手唱的,大街冷巷傳播,就有這兩句。這首歌,顯得彷彿充滿了古典的愛情雅趣,當時我們都是當情歌來聽的。

黃蘖禪師的前兩句,我大抵有個印象,綜合我所看到的參考冊本,說的是參話頭的詳細服從。

但世人並冇有分開的心,因為世人既不曉得為甚麼要分開,也不曉得分開的體例。並且,我站在這兒好好的,為甚麼要聽你的話?

我為甚麼在當時,冇有打仗佛法就瞭解這類體例呢?這與我學習易經和道家學說有關。在周易裡,道生一,平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我們從萬物解纜,提煉出三來,這個三,在周易裡,就用八個根基卦象來表示,每一個卦象有三個爻,有了這三個爻,就代表出萬物中的一類事物了。

或許有杠精的存在,像網上那些喜好抬杠的傢夥。也能夠反問和置疑。比如問,或許大師發明,底子冇有佛的存在,也冇有天國的存在,他也悟到的,是甚麼都將毀滅,那麼,還怕甚麼因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