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2章[第1頁/共3頁]
這些朝式宮殿多為木製構造,觀其形製倒是與中式修建一脈相承,但這些房屋佈局薄弱,卻都頂著個不成比例的龐大屋頂,看起來顯得頭重腳輕。
中間白樂童笑著應道:“朝鮮乃是中原王朝的屬國,遵還是例,這屬國的宮殿不成比主國的宮殿高大,以是隻能建得矮小一些。但為了能看起來氣度一點,就修個大屋頂,如許也能跟淺顯的民宅辨彆開來。”
當然了,現在有海漢在北邊駐軍,北方的惡鄰也不會再有機遇兵犯漢城了,以是江華島的出亡服從應當是用不上了,比來這些年也就隻是純真地作為一處行宮存在。
因為之前的事情乾係,金尚久與石迪文、王湯姆等海漢高官都有些友情,以是此次石成武、王安國等人率艦隊到訪,對他而言就是故交之子,這份友情天然是要攀的。
朱子安的設法實在有些杞人憂天,大明統治區不管是地區麵積、人丁範圍、財產種類、社會狀況,龐大程度都要遠勝朝鮮國。而海漢要作為新統治者接辦大明的遺產,其難度遠比節製朝鮮更大,不宜利用南北分治這類簡樸鹵莽的手腕來達成目標,海漢也並未籌算將對於朝鮮的計劃相沿至在大明這邊。
在那以後,朝鮮王室也順水推舟,乾脆將江華島晉升品級,作為王朝的陪都之一,並在島上修建了行宮和各種餬口設施,以防萬一再有戰亂產生,王室職員在島上出亡期間不至於太寬裕。
朱子安很難想像,每年由朝鮮流入海漢的財產會有多少,如果當年大明也能像如許掌控朝鮮,那麼仰仗藩屬國輸出的資本,是否能夠助力大明度過難關?
從十六世紀開端,江華島成為了放逐王公大臣的指定地點,被宮廷政變顛覆的燕老虎、光海君,都曾被放逐至此。
疇昔的兩百年間,大明隻將朝鮮視作接管本身庇護的藩屬國,卻冇有像海漢如許去深度節製這個國度。朱子安本來也不明白海漢為何要如許做,但體味到充足多的資訊以後,他才明白海漢的真正目標還是為了經濟好處。
因為是陪都的乾係,江華島比淺顯的“府”還要高一級,被稱之為江華留守府,處所長官官職為留守,正二品的高官,與六曹判書同級彆,乃至比大司憲、大司諫還高了半階。
級彆高、事情少、經費足,並且一年到頭都一定必要跟下屬麵劈麵打交道,這絕對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職位,但也不是隨便甚麼人都能勝任。而現任留守金尚久,便是國王李凒的親信之一。
為了表示對朝鮮國的尊敬,結合艦隊冇有直接駛入漢江,而是會在江華島逗留兩日以作休整。如許朝鮮人也有充分的時候將動靜送到漢城,讓國王對將要拜訪漢城的這支艦隊有所籌辦。
李凒即位以後,感念金尚久當年供應的幫忙,便讓他外放去做了處所官,一起從郡守、牧使、府尹爬上來,前幾年江華島這邊的老留守告老回籍,李凒就安排金尚久頂了這個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