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清雅幽蘭[第3頁/共3頁]
湘江之蘭。
本名馬守貞,字玄兒,小字月嬌,在家排行老四,故又被稱之為四娘。
王稚登偶爾來到“幽蘭館”,與馬湘蘭言談當中,非常投緣,厚交之下,都歎相見太晚。因而,王稚登常常收支“幽蘭館”,與馬湘蘭煮酒歡談,相攜賞蘭,非常舒暢。
馬湘蘭是個仗義豁達的女性,本身揮金如土,左手來右手去,對彆人也非常風雅,曾賙濟過很多無錢招考的墨客、橫遭變故的販子以及四周的一些老弱貧苦的人。送張迎李、老友新客,她的餬口看上去多姿多彩,熱烈不凡;但是,在彆民氣目中,她究竟是一個飄若浮萍的煙花女子,以客人的身份,多是來去倉促,少有厚交者,以是馬湘蘭的內心深處實在是孤單難言的。
畫畢一葉蘭,馬湘蘭意猶未儘,又醮墨揮毫畫了一副“斷崖倒垂蘭”,上麵也題了詩:
征帆俱與行人遠,失侶心隨夕照遲;
自從寫入銀箋裡,不怕風寒雨又斜。
一天,王稚登向湘蘭求畫,湘蘭點頭應允,當即揮手為他畫了一幅她最特長的一葉蘭。這類一葉蘭圖,是馬湘蘭首創的一種畫蘭法,僅以一抹斜葉,托著一朵蘭花,最能表現出蘭花清幽空靈的氣韻來。畫上還題了一首七言絕句:
年事漸老,華顏日衰,門上來賓也愈來愈少,每天伴跟著馬湘蘭的是落寞和淒愴,正如她的一闋“鵲橋仙”詞所記:
馬湘蘭身後葬在其宅第,今南京白鷺洲公園的碧峰寺四周。她有一幅“墨蘭圖”,當今保藏在日本東京博物館中,被日本人視為珍品。
他深知湘蘭是個明敏多情的女人,本身稍有不慎便能夠傷害,乃至毀滅她,不如早早就不何為麼承諾,來往起來還能輕鬆些。是以,王稚登用心假裝不解詩中情懷,隨便地收了畫,客氣地表示謝意。
或許是兩人那種朋友似的相知太深,反而冇法結為伉儷,王稚登定居姑蘇後,馬湘蘭每隔一段光陰,總要到姑蘇住上幾天,與王稚登暢敘襟曲,卻始終冇有生長到嫁娶那一步。
王稚登是多麼聰明的人,他當然明白馬湘蘭詩畫中的交誼,但是他卻顧慮重重。他感覺本身三十七歲的人了,仍然無位無職,前程茫茫,卻壯誌不滅,不知何時還要赴湯蹈火,拚搏一番,如此一來,便很難給馬湘蘭帶來庇護和幸運。
置身繁華當中,卻獨品落寞滋味,燈紅酒綠的伴隨下,馬湘春卻絕少知心人兒;直到她二十四歲那年,熟諳了一名落魄才子――長洲秀才王稚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