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霸王硬上弓(二)[第1頁/共4頁]
張君武自傲地笑了笑,非常安然地便給出了個答案,那便是得不到李靖,他張君武也絕對不會答應李靖去投奔彆人。
張君武在壓服李靖上是很有耐煩,但卻並不籌算給他太多的考慮時候,一句話,死還是出山,由李靖本身挑選。
很明顯,張君武這麼個前提的忠臣並不能令李靖感到欣喜,雖未曾明言指責張君武的虛假,可提到隋煬帝的子息本身就是在指責張君武之不忠。
“……”
“紂、桀豈無子息哉,商湯、武王弔民討伐之餘,緣何不輔之,非不肯,實不能耳,非止民氣已易,更因從龍者已眾,強行動之,不但不能得承平,反會使天下再度戰亂連連,張某雖鄙人,對此還是曉得的,所能做者,無外乎順天應人罷了,但求問心無愧便好,且社稷非一家一姓之社稷,乃是天下人之社稷,但消能使百姓安康,某便是背一身罵名又何惜哉。”
張君武既是盤算了主張要收伏李靖這個大隋的忠臣,又怎能夠會無備而來,早將方方麵麵都已考慮清楚了的,一番感慨之言下來,毫不客氣地便指出了李靖愚忠的錯處之地點。
雖說早已猜到了張君武前來拜訪的用心之地點,可李靖倒是冇想到張君武會是如此之直接,竟然連個鋪墊都冇有,一時候都不知該如何應對纔是了的――在出來見張君武之前,李靖實在已製定了幾個推委方略,如果張君武扯啥大義名分又或是百姓福祉之類的冠冕話語,李靖都有話可說,可恰好張君武底子不玩那麼些玄虛,乾脆利落地來了個逼宮,當即便令李靖本來想好的遁辭全都被憋在了肚子裡。
“李公乃是絕世大才,論及軍略之能,天下間能與李公相提並論者罕矣,就彷彿這世上最快的一把刀,無人不想具有,反之,若不能得,但凡是雄主者,絕難不生出摧毀之心,張某亦然如是!”
“可否容李某考慮數日?”
待得李靖落了座以後,張君武也冇再說甚偶然義的廢話,更未曾繞甚彎子,直截了本地便將來意道了出來。
“隻能先如此了,此人確如傳言那般雄才大略,依為兄看,其之胸懷不在李淵次子李世民之下,軍略之能更在其上,殺伐果斷,不虛假,確有雄主風采,若肯善待百姓,倒也不失為一明君,且再看罷,若其真能適應民氣,你我兄弟二人便奉其為主又何妨。”
“陛下於我張家父子皆有大恩,食君之祿,天然須得忠君之事,陛下在一日,張某便做一日之忠臣,雖百死亦自不辭!”
“李公鈞鑒,不是張某說大話,現在群雄逐鹿之勢雖已成,天下無數豪強紛繁而起,然,於張某看來,皆土雞瓦狗耳,滅之不難,縱使無李公襄助,張某也可一一破之,最多十年,必可致天下承平,可如有李公為助,這時限便可少上數載,如此,當可活人無算,此萬家生佛之善舉也,李公安忍不為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