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霸隋 - 第六百八十七章 善後

第六百八十七章 善後[第1頁/共4頁]

“嗯,也罷,那就議議好了,頡利與夷男兩位可汗皆已是我軍之階下囚,諸公且就說說看,當若那邊之為好啊。”

“不成,陛下,微臣覺得此二賊論罪雖是當誅,然,若真加以刀斧,卻恐激化二賊之舊部,一旦草原複興亂事,我帝國受累必巨,縱使能平,代價也自不小,故,殺不如困,依臣看,將此二賊皆安設於京師,甚或還能夠給二賊必然之冊封榮銜,將養起來,又不給其聯絡外界之機遇,如此,似可確保二賊之舊部難以借力而為,而我朝廷則可趁此機遇穩固新得之地,假以光陰,必可大治,到當時,二賊殺是不殺,皆無關緊急矣。”

於會上,蕭瑀、房玄齡皆持先退兵之議,來由天然是後勤壓力過巨之故,而杜如晦與王誠倒是果斷支撐徹查到底,來由是為確保將來之綏靖,寧肯現在多支出一些,至於杜伏威則是保持著一貫沉默之態度,張君武本人也自有些扭捏不定,議事自不免便墮入了僵局,正值諸宰輔們頭疼不已間,卻見趙登高急倉促地從屏風處轉了出去,疾步搶到了張君武的身邊,低聲地稟報了一句道。

夷男是死是活無關緊急,緊急的是此人必須在帝國的節製當中,不然的話,已被滅了的薛延陀汗國就隨時有著死灰複燃之能夠,對此,眾宰輔們倒是有著同一的熟諳,題目是隆冬將至,此時如果再大範圍陳兵草原,後勤輜重的壓力實在太大了些,縱使帝國這些年來財務相對餘裕,也自有些吃不住勁了,正因為此,爭辯的核心便是是否先行撤兵,待得來年再行搜刮事件。

這一聽夷男已然落了網,眾宰輔們當即便全都鬆了口大氣,紛繁出言感慨了起來。

跟草原諸部落膠葛瞭如此多年,現在總算是有了結局,張君武的表情自是利落得很,笑嗬嗬地便將夷男被拿下的大要陳述一番——高傲青山一戰後,急於奔命的夷男待得逃離了疆場,身邊就隻剩下兩名親衛了,人困馬乏,又無乾糧的環境下,不得不圖謀著當一回鬍匪,卻不料一頭撞在了鐵板上,在擄掠一家牧民時,竟然被抖擻抵擋的幾名牧民打傷拿下,扭送到了華軍手中,不幸一代可汗終究卻落得個如此悲催之了局,當真令張君武也自不免為之感慨不已的。

限於財務壓力,戰事確切不易再打了,但是宣佈五年內不消兵卻並不料味著張君武籌算馬放南山,實際上恰好相反,軍器製造局的幾間兵工廠不但未曾歇工,反倒是加快了根本扶植,相乾的技術工人之培訓也正安閒暗中熱火朝六合展開著,從各軍中提拔出來的一批精銳兵士以及基層軍官也已集合到了藍田,為新式陸軍的組建做著最後的籌辦,不但如此,海軍也正式改名為帝國水兵,在膠州半道、福州、溫州等地連續開端扶植很多船埠、船廠,並在膠州半島以及吳淞等地籌建帝國水兵學院,覺得帝國水兵之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