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馬周論政(二)[第1頁/共4頁]
落拓青年明顯極富辯才,這不,張君武話音方纔剛落,他便已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張君武所言的謬處之地點。
“臣等恭請陛下回宮。”
張君武不置可否地吭了一聲以後,視野便即轉向了已被驚呆了的落拓青年。
“陛下,草民不敢,草民……”
“嗯?”
“不然,天家乃萬民之榜樣,今,民意世俗如此,賢人訓導也自有著委曲本身而順服時俗的說法,此為立孝之底子也,怕是不能忽視罷?”
“你們啊,就不能讓朕舒坦上一回麼?”
“馬愛卿不必惶恐,是朕失禮了,來,隨朕一道乘車回宮好了,朕另有些題目要向愛卿請教的。”
張君武舉起酒碗,陪下落拓青年痛飲了一氣,可心機卻不在酒上,隻是藉著喝酒之空檔,飛速地深思了一番對策,隻是一時半會還真就冇甚太好的體例,事理很簡樸,世家後輩出身的官員必然會方向世家出身的士子,光靠朝廷詔令,底子冇法不準,不得已,哪怕明知落拓青年不想再談,張君武還是厚顏請教了一句道。
得,這一見張、牛二人趕到,本日的閒逛算是到了頭了,對此,張君武雖是有些悻悻然,可也冇做,畢竟身為帝王,失落了半天不見人影,眾羽林軍將士們不焦急纔是怪事了的。
“馬兄,請恕鄙人交淺言深,所謂學好文技藝,貨賣帝王家,以兄台之才,自當設法進入朝堂方是正理,唔,這麼說罷,依鄙人看來,今上應是已肯定了科舉為士子晉身朝廷之正路,馬兄何不投身此中,也好博個端莊出身。”
“馬兄說得倒也有幾分事理,然,張某卻覺得大孝應不在祭奠本身,而在利民生息,倘若百姓皆得安樂,方纔是最大的孝,今後而論,祭奠與否應不似馬兄所言的那般嚴峻罷?”
“唔……確然如是,兄台能有此見地,食一府便不難矣。”
張君武並未在乎馬周的拘束,笑著一哈腰,伸手將馬周扶了起來,牽著其之胳膊便往內行了去,這等恩遇一出,不止是店堂中的客人們看傻了眼,就連張、牛二將也都為之目瞪口呆不已。
“清河布衣馬周叩見陛下。”
這都還冇等張君武將話說完呢,堆棧外俄然響起了一陣甲冑的摩擦聲,旋即便見張摩與牛德這兩位羽林軍大將軍連袂率眾搶進了廳堂當中,衝著張君武便行了個軍禮。
“哦?那……”
冇等馬周起家,張君武已是眼疾手快地將其摁住了,溫暖非常地安撫了其一句以後,緊著便轉入了正題。
“嗯……馬兄既是曉得科舉有此弊端,想必應是有所綢繆了的,不知可肯見教否?”
見得張君武的視野轉了過來,落拓青年這才醒過了神來,哪還端坐得住,趕快跪伏在地,恭謹萬分地行了個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