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性格決定命運(二)[第1頁/共4頁]
“脾氣決定運氣?陛下斯言精煉,微臣愧不如也!”
這一見張君武的神采也自古怪了起來,王誠忍不住便感慨了一句道。
王雄誕悄悄地等了半晌,見諸將們全都不肯在此際出頭,眼神立馬便淩厲了起來,但卻並未就此發飆,而是自嘲地一笑,以調侃的腔調開了頭,卻以冷厲的喝問為末端,當即便令諸將們全都不由自主地將腰板驀地挺直了起來。
“……”
“哦?”
眾將們略一細想,還真就感覺此戰己方一定冇有勝算,一時候可就真都來了精力,士氣大振之下,呼啦啦便都站出來求戰了。
眾將們雖是高呼表態,看似威武雄渾,可喊聲裡較著都透著虛意,畢竟華軍的威名可不是吹出來的,而是打出來的,從齊郡軍期間起,便已威震天下,特彆是張君武重振齊郡軍以來,還真就向來冇敗過,要跟這等強軍較量,就冇誰不發怵的,對此,王雄誕明顯是心知肚明得很,正因為此,他並未急著下達作戰號令,而是先行簡樸地闡發了下敵我之好壞勢地點。
兵圍洛陽已然月餘,張君武卻始終未曾策動過一次強攻,每日裡隻著各營將士上邙山砍柴挖石,以整攻城器具,擺出了一副要麼不攻,一攻便是決鬥之架式,弄得坐困愁城的王世充不得不打起十二萬分的精力,又是強拉壯丁參軍,又是冒死構築城防工事,忙乎得個天昏地暗,竟是將本來就已是堅毅非常的東都城營建成了座大虎帳,對此,張君武卻底子未曾在乎,乃至都未曾在獨一的幾次軍議上提到過攻城事件,重視力始終集合在大夏以及兩淮的靜態上,就此二處的時勢之能夠演變,在暗裡裡也不知在沙盤上推演過多少回,這不,本日一大早地,又蹲在了沙盤前。
滁州城雖已破敗,可重整一新的城守府卻尚算光鮮,此際,正堂的兩側擠擠挨挨地站滿了楚王軍(杜伏威曾向楊桐稱臣,受封為楚王,厥後楊桐雖被王世充所殺,杜伏威也自未曾變動王號,還是以楚王自居)將軍,居中一名身材魁偉的大將鮮明恰是杜伏威部下第一勇將王雄誕,但見其滿臉肅殺之氣地環顧了下眾將,聲線冷硬地便將華軍即將大肆殺來的動靜道了出來。
“罷了,不說這麼些閒話了,看模樣竇建德是鐵了心要來摻雜東都之戰了,朕便給他加把火,催請其一回好了,傳朕旨意,著徐世勣馬上兵進兩淮,掃蕩諸寇,另,著各部主將馬上到中軍大帳議事,朕要擺設明日之攻城事件!”
處羅可汗的暴斃必定會在草原上掀起一場不小的風波,但是這並不是張君武存眷的重心之地點,實際上,他此時也冇精力去操心草原上的事情,感慨幾句以後,也就將處羅可汗的死拋諸腦後去了……
在場諸將都是江淮後輩,往昔也都是好勇鬥狠之輩,在與李子通等搶地盤時,個個悍不懼死,每逢軍議,那都是大家搶著要打前鋒,可這會兒碰到了申明遠揚的華軍麼,卻全都成了縮頭烏龜,任憑王雄誕的目光如何炯然逼視,愣是無人願站出來開首炮,一時候偌大的正堂上竟是就此詭異地溫馨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