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六章 定策平江南[第1頁/共4頁]
饒是張君武說得個言辭灼灼,看似來由充分得很,可惜蕭懷靜卻並未被打動,反倒是順著張君武的話頭,好生以其之矛攻其之盾了一把。
“懋功放心好了,杜、週二人會聽令行事的,待得安定了南梁,朕便下詔令二人入朝,若肯來,朕自當優容之,若不肯,我數十萬雄師既已至江南,又豈是安排哉?”
“陛下明鑒,微臣覺得此策應是可行,縱使杜伏威、周法明等輩不肯聽令行事,實也無妨,待得破了南梁以後,轉頭便可滅此了二獠。”
第五百七十六章 定策平江南
房、杜二人對軍略隻是一知半解,在這等軍國大事上,自是不敢隨便頒發定見,而李靖夙來慎言慎行,心中雖有所思忖,卻並不籌算急著開口言事,唯有徐世勣倒是敢言,頭一個便站出來表了態。
這一聽張君武小孩子過家家普通的口氣,蕭懷靜頓時便不樂意了,臉一黑,張口便又要進諫上一番。
一聽徐世勣這般說法,張君武不由地便樂了,笑嗬嗬地便調侃了其一句,言畢更是忍不住大笑了起來。
張君武實在也曉得以天子之尊親身上陣並不是啥功德來著,不說戰陣上的安然題目,光是政務的擔擱這麼一條,就實不宜倡導,如果張君武本人也就罷了,到底是馬背上的天子,親征倒也還能勝任不足,可萬一如果後代子孫也動不動來上個親征,那結果當真不是好耍的,今後意義而論,張君武確切不宜再親征了的,題目是錯過了此番大戰,張君武自知再難有上陣統軍之機遇,自是如何也不肯錯過了去的,正因為此,哪怕群臣們狠惡反對,他也還是固持己見,隻是在話尾作出了個讓步之議。
君臣皆笑了一通以後,張君武一壓手,表示世人先溫馨下來,而後便即作出了詳細的合作之安排。
“嗯,好了,親征之事就這麼定了,玄齡、克明、藥師、懋功留下,其他諸位愛卿且自都忙去好了。”
“諸位愛卿心掛朕之安危,此等忠心,朕自是免得,然,朕卻有不得不親征之來由,這麼說罷,自漢末以來,南北盤據之景象持續足有近三百年之久,縱使前隋曾長久一統天下,江南之民氣也自未曾順平,何也,帝威不至,恩德難施,故,須得先以軍威懾南人之心,再以恩德示之,如此,方可確保江南之綏靖,朕若不親臨,後續管理恐煩,為保萬全故,朕終歸是須得去走上一遭的。”
瑞明五年六月尾,帝國境內各州縣皆大收,再算上連續投產的各地鹽場之所得,國庫突然豐盈了起來,張君武立馬便起了要兵進江南之心機,遂召諸宰輔並徐世勣等軍中重將商討進兵事件,言明此番要親征江南,卻不料戰略不決,竟是激起了群臣們的反對,特彆是蕭懷靜與魏征這兩位禦史台的大佬,竟是聯名上本,言辭狠惡地反對張君武的親征之籌算,到了末端,就連房、杜二相也自委宛地提出了反對之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