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好訊息壞訊息(二)[第1頁/共3頁]
“二公子放心,老朽這就去辦。”
“哦?”
劉文靜乃是士大夫,對於張家父子這等武夫天然是不屑得很,言語間滿滿皆是鄙夷之意味。
“二公子,大喜,大喜啊,哈哈……”
白袍青年年事並不大,看著也就隻是二十不到,身形高大,縱使是跪坐著,身上的氣勢也自如山普通厚重,國字臉,鼻直口方,濃眉大眼,雙目開合間,隱有精芒在明滅著,豪氣儘顯,此人恰是太原留守唐公李淵之次子李世民。
饒是劉文靜說得鼓起,但是李世民卻並未對其之發起加以置評,一聲淡然的輕吭以後,便即轉開了話題。
一聽李世民這般說法,劉文肅立馬便覺悟了過來,可與此同時,也自不免深感毒手,一時候都不知該說啥纔是了的。
劉文靜不愧有著謀士之名,隻略一皺眉,便已想出了條借刀殺人之奇策。
“據聞那廝與某同年,卻還是單身,既如此,如果能在江都做些文章,讓昏君下嫁公主,想必可將此獠調去江都,再從東都動手一番,扯厥後腿,我等也便可安閒行事了,劉叔您看呢?”
“如此,那就偏勞劉叔了。”
固然中秋已過,可天卻還是熱得慌,特彆是這等時將近午之際,碧空萬裡無雲,驕陽當空,一絲輕風也無,悶得令民氣煩意亂不已,但是一名端坐在亭子間中的白袍青年卻彷彿無覺普通,端端方正地跪坐在幾子前,手持著根小炭條,在一張大幅輿圖上寫寫畫畫著,眉宇間儘是凝重之色。
“劉叔如此奮發,想必有所教我者,且請見教則個。”
李世民的大局觀較著比劉文靜要高出了不止一籌,隻寥寥數語便點破了現在的局勢之奧妙地點。
李世民冇去送劉文靜,也冇再坐回到幾子背麵,而是徐行踱到了亭前,抬眼看著碧藍的天空,呢喃地唸叨了張揚君武的名字,眉頭不自發地便微微皺緊了起來,明顯對張君武的俄然崛起有著諸多的利誘與不解,模糊間感覺此人或許將會是他爭奪天下的宿命之大敵……
“這……”
“張君武……”
事關大局,劉文靜自是不敢稍有懶惰,恭謹地應了一聲,倉促便退出了後花圃,自去安排相做事件不提。
劉文靜大局觀雖不如李世民,卻也不是等閒之輩可比,這不,李世民話音方纔剛落,他便已貫穿到了其中之精華,緊著便喝采了起來。
“嗯,南陽那頭可有甚動靜麼?”
第一百一十二章 好動靜壞動靜(二)
“二公子所言甚是,此獠自滎陽一戰後突然崛起,屢戰屢勝,威名已不在其父之下,確須得儘早誅除纔好,唔,就憑此子運營南陽之舉,便足可證其有反心,竊覺得無妨著人到東都、江都多放些風聲,想必昏君父子斷容不得其,一旦東都對其用兵,必可纏住其手腳,我等也好順勢取關中,何愁大事不能定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