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百一硯[第1頁/共3頁]
每天寫完字後,都要到書房側的一個小水塘將石硯洗濯潔淨,就如許複日複年的洗硯,水塘的水竟然變成墨汁,先人便把水塘稱為東坡洗硯池。
中等品則還要加蓋三枚——“乾隆觀賞”“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合稱五璽。
魯善工想起一個琉璃廠傳說:這方寶硯名為宋端石百一硯,製於北宋年間,全數石眼係天然構成,琢硯之初,匠人並不知有多少眼,製作過程中,石眼一一閃現,製硯人獨具匠心,因勢雕柱,使石柱整齊不齊,錯落有致,可謂鬼斧神工。
自古愛硯成癡之人,不過如此!
彆藐視四枚印章,對於書畫保藏來講,印章就是最高評價!
“形體略具,表裡皆白,殊無光彩者,謂之死眼。”
實在對於百一硯的傳說不止如此,相傳蘇東坡曾藏有兩方多眼端硯,是曆代所藏端硯中的奇珍奇寶。
乾隆《西清硯譜》記錄,硯為太史式,刻製於北宋年間。
此硯後也被乾隆所藏,丁酉年在硯上方側禦題詩:六合一月印,空宇眾星攢,爝丈寧比擬,陶泓永得完。仍然北朝宋,真出老坑端,清伴文房暇,摛辭愜染翰。
非常珍惜硯台,並且寫起羊毫字來感受很爽心,常常將書法家王羲之、顏真卿、柳公權等的碑本手跡抄一次又一次,並接收書法家之好處,終究大成,創建集各家之長的蘇體。
“四傍浸漬不甚光鮮者,謂之淚眼。”
魯善工俄然有新發明,用手摸著硯台右邊,竟然比左邊略薄,湊到陽光下察看,大要彷彿有被磨過的陳跡,腦中閃過一個動機,吃驚道:“莫非真是傳說中的百一硯!”
魯善工再次拿出鬆石圖,看下落款四枚印章,白石、齊璜、人長命、三百石印財主,每一方都是白石白叟敬愛之印,最能代表佳構力作。
這又是修複之路的一道困難,鬆石圖上有八個蟲洞,固然白叟用的是八寶印泥,但防的住蟲子,防不住黴點,四枚印章全數破壞嚴峻,要不是魯善工有經曆,很丟臉出到底是甚麼圖案。
“好傢夥,足足有百種硯眼!”
頂級國寶隋代展子虔的《遊春圖卷》最悲催,隻要有留白之處,必有印章。開篇有:“太上天子之寶”“石渠寶笈”“寧壽宮續人石渠寶笈”“乾隆觀賞”“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
如果是上品,那更一發不成清算。比如乾隆對晉唐兩宋繪畫比較喜好,用印較多,空缺地根基鈐滿。
因而將石塊細心地雕磨成硯台,便常用此硯台磨墨寫字。發覺此石不但磨墨輕易,並且有保持水分的特性,能將磨好的墨水保持較長時候的津潤。
“這莫非是……”
“這是……”
不料寶硯運氣多舛,又在大難中連同其他收藏一起遭劫。作歹多端的康生,以卑鄙手腕用心查抄蘇家,把百一硯占為己有,厥後惡人伏法,可寶貝不知所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