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團練[第1頁/共4頁]
遵循文告所示,一旦磨練合格,成為深井鎮團練以後,將享用以下報酬:一次性發放安家費三貫;一日三餐管飽,每天見肉;一年發放兩身衣服、兩雙皮靴;月餉一貫,建功升遷後月餉隨職級翻倍;參軍者不必自備兵刃,兵刃由新寧縣發放;……
戶部規定隻能是“公價”,不應期間官方真相出入頗大。若以米價參考,明朝的銀價顛簸幅度則相稱驚人。明神宗萬用時,一白石米價0.7—1兩白銀;明崇禎末年,普通米價2-3兩/石,災區3.6兩至5兩/石。依現行米價3元/公斤計算,1兩白銀隻要群眾幣280元擺佈。
朱浩騎著馬帶著坐轎的朱莉安娜慢悠悠的晃進了廣海衛城,城南靠近城門樓子右下角那口八角形井口的水井前麵有一條不長的,走過二十幾米的巷子,入眼處是一塊長滿苲草的空位,空位有一畝擺佈大小,卻很奇異冇有被城中那些貪婪的大戶們兼併。
朱浩來到這裡也有一年多了,朱浩闡揚奸商的本質在二個多月的時候裡根基弄明白了這裡的物價。
文告的內容很長,實在說的就是一件事情:深井鎮要招團練了,之以是顯得很長,首要在於先容團練參軍的好處。
明期間幾經補葺增建的廣海城,全城分為東南西北四門:東為朝陽門、南為靖海門、西為迎仙門、北為迎恩門。城區由東至西長達2.5千米,由南至北1.5千米,呈船形狀,城內有三街六巷。
一副上好的鴛鴦戰襖要多少銀子。朱浩問朱千戶,朱千戶順口奉告你,一副纏鐵絲的鴛鴦戰襖少說也得二十五兩銀子才氣拿下來,另有士卒的刀劍、盾牌、弓弩等等物件,冇有五十兩銀子你是冇法設備一名流卒的。”
除以上列明的報酬外,文告中還專門舉例,特彆是深井鎮團練第二夥伍長牛邵為例,申明他插手深井鎮團練半年以後的支出環境。不幸的牛邵便在這類景象下被剝奪了小我權,恐怕這也是中國汗青上第一份財產公示文告了。
“十家牌法”進一步誇大保甲製中的團練服從,規定:從保甲中“采選民兵”,“將所屬各縣捕快,通行采選,委官統領練習”,“於各屬弩手、打手、捕快等項”遴選勇猛者,“每縣多或十人,少或八九輩”。
城門旁佈告欄裡,貼了大半年的大明都察院嚴私通番國之禁佈告,跟著晚風嘩啦啦作響,朱浩在頓時看疇昔,上麵寫道,“近歲官員軍民不知遵循,常常司造海舟,假朝廷乾辦為名私行下番擾害外夷或誘引為盜,比者已有擒獲,各置重罪,爾宜申明前禁,榜諭緣水兵民,有犯者許諸人首告,得實者給犯人家貲之半,知而不告及軍衛有司縱之弗禁者一體定罪”。
明朝實施一斤十六兩製,即:一斤相稱於596.8克,一兩相稱於37.3克。現現在明朝的銀子代價實在還是挺堅硬的,以是,1兩黃金=8兩白銀=8000銅錢。以黃金為基準價換算,明末一兩白銀相稱於群眾幣700元,一文錢相稱於群眾幣7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