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暴明 - 第一百二十五章 光孝寺

第一百二十五章 光孝寺[第1頁/共4頁]

供桌上青燈長明,鮮花不謝,捲菸環繞,燭光搖擺。空曠的殿堂寂靜厲穆、氣象森凜,無一閒雜職員來往,無一輕妄言聲響起。隻要大殿一角坐著一個老邁衲人,雙眼微閉,左手伸掌,右手時不時地敲打著木魚。輕脆的木魚聲在高曠的大殿空間迴盪,更加給它增加了一種崇高不成輕瀆的嚴肅感。

出來總督衙門,往東走,穿過城門,兩條江相彙,吳宣慶就感覺表情豁然開暢。梧州是一個山淨水秀、山川形勝之地。兩條江的交彙處江麵寬廣,奔騰湍激,江中聳峙著礁石不高但峻峭。

曹明府笑著說:“差點誤了你的閒事。“

總督衙門的後花圃北山泉水,泉水繞城牆下的濠溝向西流去,在木橋下賤出桂江。此濠溝稱為護龍堤,又稱回瀾堤。堤寬二丈許,溝內樹鐵蒺藜,跳不能越,步不能來,溝外設有鐵欄柵,溝邊蒔植楊柳。

“雪村,能陪著我前來祭先父,已是天大的麵子了,這點小要求,我能不承諾嗎?“說完,也會心腸一笑。

西江江心雞籠礁是廣東和廣西的分邊界,廣西梧州府離雞籠礁就隻要水路十裡路,普通過通過肇慶府水路的販子們要到封開鎮歇歇腳,因為再走十裡水路就到了梧州。

出來梧州府城,林木不深而清幽。一年四時,江浪拍打山崖,濺起沖天水花,江風撫摩著山腰山頂,芳草翠綠,百鳥叢集。

曹明府記得,吳宣慶不到五十歲。曹明府做過吏部郎中,看過吳宣慶的經曆。吳宣慶是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三月生。萬曆四十七年(1618年)舉人,四十八年進士。曆任南京兵部主事、兵部郎中、太原知府、山東按察使右參政。崇禎初年,任山東右參政。因罪貶為山西副使。崇禎九年(1636年)寧夏兵變,吳宣慶斬王輯等為首者六人,功升任右佈政使,隨巡撫孫傳庭彈壓農夫叛逆兵。崇禎十一年(1638年)冬,升任右僉都禦史,代孫傳庭巡撫陝西。崇禎十三年(1640年),楊嗣昌薦為兵部右侍郎。崇禎是十五年(1642年),獲咎了首輔周延儒給發配來兩廣,提督兩廣軍務。

中午時分,茶洞鎮的烽火終究偃旗息鼓了,在雷府深井營的兵士們抓住了麵色微黑的姓江的主薄。而雲安縣的縣典史鄭偉剛幸虧茶洞鎮船埠批示民壯撈箱子,深井營的兵士一進茶洞鎮,猴精一樣的縣典史鄭偉就倉促逃回雲安縣。

二人穿過前殿後,三進為大雄寶殿,由16根格木大柱構成,重簷歇山頂,中為豎三世佛,兩側酒保,兩旁十八羅漢,配殿有觀音殿、閱經堂、禪室、方丈室等,伽藍七堂齊備。劈麵而來的兩行大字楹聯甚是發人沉思:四大皆空明佛性,六根平靜證菩提。

雲蓋山麓光孝寺上山,鬆竹蒼翠遙連五嶺,蜿蜒盤桓,氣勢澎湃。站在山頂俯瞰遠眺,遠處的梧州城全城風景,遠方風景儘收眼底。山上樹木參天,晨霧迷漫。在雨後初晴之際,素潔雲霧,環繞飄忽,美不堪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