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棋逢對手[第1頁/共3頁]
“陛下若感覺此計不穩,可留一支人馬待五龍口戰役打響後,從三川口渡河,使宋軍疲於奔命。”
“非也,陛下。宋甲士數本就比我們少,隻要他們冇法依托三川口的狹小灘塗停滯我軍渡河,我軍的人數上風就能最大程度地闡揚。”
李元昊沉吟半晌。
“三川口離延州不過天涯之遙,我軍連夜開赴,明早便可回到延州城。”
“連戰連勝,我軍士氣正盛,為何要退!”
劉平快步走到輿圖前:“諸位請看。”
“你這是讓我的人白白送命!”
帥帳中墮入了長久安靜後,黃德和俄然起家,暴露一絲難以發覺的淺笑。
“哎,黃都監也是心繫軍情,你也不必起火。”
黃德和緩緩起家,走到劉平麵前,用一種耐人尋味的眼神看著他。
“你的那支軍隊,是時候反擊了。”
“哼!”劉平輕視一笑,全然不顧黃德和的都監身份,“如果以少敵多便退,這古今多少場仗都不消打了!”
“那又何妨?留一支軍隊殿後阻擊方可滿身而退。”
劉平漲紅了臉,咬牙切齒道:“哪有大勝之軍連夜敗撤之理!”
劉平此話一出,帥帳裡的幾人紛繁神采大變。
“下官隻是到虎帳裡跑腿的,諸位大人和將軍不必扣問下官,石某照做便是。”
“我軍連戰連捷,西夏兵退十裡,此乃氣勢之勝;我軍扼守險要,西夏搶險渡河;此乃陣勢之勝;西夏遠道而來,我軍以逸待勞,此乃兵勢之勝。反之,如果我們此時退往延州,黨項人一旦乘勢渡江,結果不堪假想啊!”
“是啊黃都監,劉將軍說得有理啊。”
野利仁榮起家見禮,轉成分開王帳傳令而去。
黃德和倒是不在乎劉平的態度,隻是自顧自地接著說道。
大戰,一觸即發。
黃德和笑了笑,指了指一旁的牛皮輿圖,淡然說道:“幾位不必多禮,軍情大事為先。”
眼看情勢不對,一旁的郭遵和王信趕緊攔住劉平。
“既然如此,我也不便說甚麼,統統就按諸位將軍說的辦。”
黃德和還是不緊不慢:“可皇上的旨意是讓你帶領幾路援兵恪守延州,不是讓你在三川口決鬥的。”
“陛下,三川口固然最合適我軍渡河,但對岸灘塗太窄,我軍的人數上風很難闡揚。而五龍口固然相較於三川口河水更深,河道更寬,但對岸灘塗能夠讓我軍數百懦夫同時登陸。”
(注:血夫為李元昊專門練習的精銳軍隊,遴選八歲男孩進入戈壁灘練習,凡是十五歲編入軍隊,是西夏軍隊中最凶惡之地點。)
“三川口是延水渡河最淺最窄處,固然利於雄師過河,但我軍完整扼住此處,黨項人很難持續東進。”
疆場上稍縱即逝的喘氣機遇,也讓宋軍內部產生了不小分歧。
“如果我軍能安然到達延州,已是大功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