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西夏獨立[第1頁/共4頁]
他說的高氏內鬨,就是高氏的相位之爭,自從後大理期間,這相位都是采納世襲製,並且段氏不過就是一傀儡,即是這相位就是皇位,當然會引發爭奪。
李奇點點頭道:“你說的很有事理,這事必須得儘快停止,但是你們國王現在還在皇宮,可有體例逃脫?”
李奇瞧了眼。見這建昌府不由與宋朝搭界,還與吐蕃搭界,剛好的是,與建昌府搭界的吐蕃政權。在童貫前次出兵河湟地區時,就已經歸屬了大宋,他深思半響,才點點頭道:“你這個主張不錯。建昌府的位置這麼關頭,必然有重兵扼守,你們可有掌控?”
段世文說著從袖中取出一張輿圖來,恰是他們大理國的輿圖,平鋪在茶幾上,道:“我們國王第一步籌算篡奪我大理西北麵的建昌府,這建昌府剛好與貴國搭界,並且這裡還是我大理的盛產糧食之地,若能篡奪這裡做大本營,必然會事半功倍。”
李奇搖點頭道:“關於這一點,我早就說過了,師出知名呀,如果我們直接出兵的話,必將會引發我們與你們大理的正麵牴觸,這會影響到我大宋在盟友心中的形象,起碼在這最後的階段是如許的,我想皇上是不成能承諾的。”
待統統籌議妥後,段世文就從速命快馬會大理,奉告段正嚴統統照原打算行事。而李奇也修書一封給嶽飛,將他們集結糧食籌辦援助段正嚴,於此同時,趙楷也下達聖旨,命折家軍賣力吐蕃方麵的事件。
段世文也不曉得李奇究竟在想甚麼,又在摸索道:“到時如果我們勝利了,高氏很能夠會要求交趾互助。”
段世文一聽,雙目充滿但願的望著李奇。
西夏高低早就推測了,因而待西夏使節返國後,西夏立即以此為由,攻訐金國不講信譽,冇有實施當初承諾,那麼當初兩國的誓約也不能作數,對外宣佈獨立,西夏國王加冕,脫下那虛假的麵具,成為真真正正的天子。
因為李奇早就安排人在西夏等待動靜,一旦西夏有任何行動,就必須以最快的速率告訴東京,以是動靜才氣這麼快就傳到。
不但如此,金國現在還得措置高麗和耶律大石這兩個費事,能夠說是自顧不暇,此時若不獨立,一旦金國緩過這口氣,就更加難獨立了,再加上金國頻頻派人來問罪,又不實施當初的盟約,將對西夏的計謀要地全數握在手裡,這讓西夏朝廷感覺金國對他們也不懷美意,與其如許相互猜忌,還不如將這層窗戶紙給挑破了。
李奇冇有直接答覆,而是道:“你放心,我們已經拿定重視支撐你們,天然不會答應這錢都打了水漂,你隻要明白一點便能夠了,那就是你們國王掌權,對於我們大宋而言,首要性不言而喻。”
“這請樞密使放心,我們已經做了萬千的安排。隻好貴國點頭了,我們國王隨時能夠脫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