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北唐 - 第二卷:八路軍節度使 第十七章:延州新政(3)

第二卷:八路軍節度使 第十七章:延州新政(3)[第1頁/共5頁]

說到此處喬懷禮倉猝斂口,麵前就坐著一個藩鎮,本身一不謹慎把忌諱話語說出口了。

“其二者,入場買賣地販子也是如此,貨色多少非論,隻按人頭繳稅,如此不管虧賺收取賦稅之法,使強大者得不到攙扶,刁悍者得不到按捺,實在算不上善法……”

喬懷禮苦笑道:“大將軍,此事說來輕易,做起來實在太難,販子皆是厚利輕義之小人。官府法度如此,誰還肯說自家賺了錢,都說虧錢,莫非我商科還能派員一家一家上門查賬不成?再者說賬目不過是個記敘罷了,人家順手一改,贏利便成了虧錢,一家一戶如此,還能夠查一查,家家戶戶如此,卑職這商科,豈不是要劃歸按察曹了?”

李文革一笑:“指教不敢,喬主簿乃是子堅保舉,於商道所知甚深。僅從主簿草擬之法律條疏便可知其一二,主簿所建言在延州兩城彆離建東市西市,設代理事之議,子堅便深為附和,而鹽、鐵專賣之法,更是自古不移之定製。這份疏議,稱得上是中規中矩。”

喬懷禮正在奇特,還冇等他揣摩明白,這位年青的佈政主事已經披了一件外袍走了出來:“喬主簿跟本曹走。”

李文革安靜地掃視了兩人一眼,緩緩道:“我方纔說過了,官府的法度,實際上乃是為了使世道均衡而設,萬事皆同此理,士農工商,無不如此。所謂冇有體例,實在是冇有想出好的體例罷了,我倒是有個設法,能夠說給兩位考慮,不過我的體例也隻是個建議,並不是成命,要想曉得這個彆例是否合用,僅僅我們幾小我在官署內坐而論道是不成的。我的意義,是自官方請一些商戶前來,先請幾個贏利的大商戶,再請幾個買賣不景氣或者方纔虧了的商戶,彆離谘詢其定見,而後詳加點竄,再擇期試行,試行一年以後,再定終究的法度,二位覺得如何?”

李文革正色道:“前人既有君子小人之分,便是申明一個事理,世上永久都是君子小人並存,便是三代聖王治事之時,天下也不能說滿是君子。所謂君子懷義,小人厚利,說得乃是品德,君子懷義,治天下卻不能僅僅仰仗幾本聖賢之書,總還是要有府庫賦稅;小人厚利,商道當中卻也要講究誠信公道,不然便不會有各行各業行會的暗中存在。此番關外之行,文革感到很多,最為卑賤的青樓妓館,亦有恪守的規製行矩。說白了,天下不但僅君子怕亂,小人一樣怕亂,一旦亂了端方,不但大義無存,求利者也將有利可求。商科既然治的是商戶,便是專門為小人輩立矩的衙署,作為官員,胸懷大義是該當的,那是官員的操守;但是若治利而罔顧求利之人,則無異於緣木求魚,所行法度也必定要變成無根之水,終究南轅北轍。官府治事,首倡實際,不與被治者打交道,焉能務實得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