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虛實和試探[第3頁/共4頁]
地形當然也是發揚火力的一個身分,對1918年的攻守兩邊來講,無一例外常常都是把機槍安插在本方陣地的兩翼停止交叉火力的覆蓋和援助。
烏拉爾馬隊第三師北線的陣地上交通壕和溝壑縱橫,直接從鎮子裡貓著腰不露頭就能沿著交通壕進入一線陣地,當然,也能撤回鎮子邊的二線陣地,烏拉爾第三馬隊師如果去觀光過烏法防地上的陣地,會發明二者修建的防備陣地的形式如出一轍,當然烏法防地是另有第三道陣地,而這邊布祖盧克,則隻要兩道罷了。
無獨占偶,涅rì科夫這廝在最早聯軍構成後也插手過聯軍司令部構造的軍****時培訓班,在火力安插和利用方麵秉承了聯軍司令部要求的,初戰示敵以弱,放近了再用牛刀殺雞,不到最後關頭不利用全數兵力和火力的作戰原則,一句話,兵戈要多留個背工,不要讓敵手很快摸索出你統統的真假。
當然,現在,在1918年7月14rì,果斷的葉戈羅夫命令布瓊尼的馬隊師派出一個騎虎帳打擊布祖盧克鎮,以便摸索對方陣地戍守氣力的真假,成果如何是統統人都冇有料想到的!
1918年7月14rì7:50布祖盧克鎮
聯軍防備陣地的修建,不是純真的一條戰壕一條線,而是火線的戰壕最低,順著陣勢的坡度越往上越高,一線戰壕火線三十米內都是不法則梅花間竹般預設機槍火力點,聯軍的勃朗寧氣冷式重機槍挪動起來比水冷式的馬克沁要簡便輕易的多。
對保衛布祖盧克鎮的聯軍烏拉爾馬隊第三師來講,節製彈藥的利用和耗損纔是最關頭的一點,因為北麵的陣地火線遵循聯軍的陣地修建條例,絆馬樁和陷馬坑幾近是雷打不動的必修課,自大重機槍火力密度達到靠近100米一挺勃朗寧重機槍的環境下,蘇俄馬隊建議的任何衝鋒都將變成一場對第個人軍來講龐大的悲劇。
俄製的馬克沁輪式重機槍固然標尺shè程高達3500米,但實際有效shè程在1500米以內,就是1500米間隔,也隻能采納大要覆蓋shè擊,要想jīng確點shè命則有效shè程也就1000米高低的模樣。
涅rì科夫轉頭瞅了本身的參謀長一眼,搖了點頭,“不急不急,我們的炮兵是用來清算對方的大炮的,葉戈羅夫既然還保有重機槍營,我看他冇準另有炮兵藏在背麵,叫鐘樓上的炮兵察看哨重視搜刮和察看,隻要對方炮兵一開仗,2分鐘以內我們的炮彈必須砸到對方的炮兵陣地上去!”
說著涅rì科夫又一昂首瞅了瞅天空,烏雲仍然密佈並在半空翻滾,雲層固然比明天白日要高了一點,卻也是有限,如許糟糕的氣候聯軍航空隊明顯底子看不見地麵,空援助和窺伺明顯還是希冀不上,至於空中軍隊的聲援,吳佩孚的兩個步兵師要趕過來起碼也得是傍晚時分,這仗還得安身於本身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