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41 負荊請罪[第2頁/共4頁]
“我與梁王交誼符合、不異手足,前者劍指江陵亦有受梁王拜托為其兄得救之意,隻因輕信湘東王而引部歸鎮。長沙城破以來,梁王哀思欲死。陷我失誠於國、失義於友,申明狼籍皆因爾徒失期暴行,王某當真要獻此一身化解仇怨?”
現在禍亂江南之侯景,前亦有偽附我國之劣跡,你國蕭氏主君引禍於國門以內遂生大亂,難咎旁人。但天下凡心存仁義之士,皆思安而厭亂,侯景之類賊徒則更天人共厭。
聽到這位李大將軍對本身的評價如此之高,王僧辯一時候也是頗感欣喜奮發。現在的他隻是藩王麾下一名部將罷了,而李泰卻已經是屢敗勁敵、名滿天下的名將,能夠獲得如此人物的賞識看重,對王僧辯而言自是一個大大的鼓勵。
這會兒王僧辯纔有些回過神來,不敢退席坐定,仍然膜拜堂中,向著李泰哽咽說道:“罪徒前事忽視,有負大王遣用,有累李大將軍失義於人,縱得原宥、心亦難安……”
拋高興中對蕭老七的吐槽不說,李泰又垂眼望著王僧辯論道:“前者兵進竟陵,湘東王因恐乞和、請為附庸,我以止戈為上、存恤百姓為計,將之聲言傳達朝中,遂使兩邊修好。
中間兩名江陵的使者見狀後便也上前兩步將待發言,但卻被李泰厲視逼退。
王僧辯之前聽到李泰那般忿聲,本覺得此番怕是要凶多吉少了,卻不想轉眼間對方聲談笑容又如東風普通暖和緩煦,乃至還對他諸多嘉獎讚美,前後態度之竄改較之自家大王還要迅敏流利的多,表情盪漾之下,王僧辯一時候竟不知如何迴應,唯是垂首流涕。
“罪徒王僧辯,拜見李大將軍!”
王僧辯聽到這話後又不由得一愣,他是聽到剛纔李泰言辭對他很有賞識,自感覺再認罰三十大板估計這件事也就能揭疇昔了,卻不想到對方竟然還是要喊打喊殺。
王僧辯聽到這話後,便又俯身深拜下去,同時口中澀聲說道:“前者荊湘失和,河東王恃其少壯而言忤我主蕭大王確有其事。故以大王調派罪徒前去長沙問責,行前有教此行隻為執河東王前去江陵,交由大王安閒管束。
但在極度嚴峻之下,王僧辯也完整感受不到刺痛,旋即一道冷風自上撲下,然後背部便感遭到一股織物的柔嫩與暖和。
滿足了一番本身無聊的獵奇心後,李泰才又將重視力轉移到王僧辯身上,旋即便開口說道:“你就是王僧辯?我朝宇文丞相責問湘東王倚強淩弱、恃長殺幼之事,那個使你入此作態?”
不料河東王恃眾不恭、因城頑抗,但因禦眾苛猛而失民氣,城人舉義據門來投,罪徒遂破其城。罪徒貪功,入城以後先入湘州府庫盤問,未暇有顧河東王地點,待有驚覺尋覓,王已死於亂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