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一顆紅心兩種打算[第2頁/共4頁]
船廠老闆很給麵子,同意借處所和補綴東西,乃至情願幫著把船拖登陸。
韓渝安慰道:“姐,茅台酒中華煙就算不漲價,我們也不會去買。”
“是啊,從東海返來買不到船票,隻能找黃牛買暗盤票。到了白龍港又買不到汽車票,從早上比及這會兒纔買到,這是甚麼世道。”
韓渝不想再給他們添費事,趕緊道:“徐所,指導員,我六歲就本身燒飯,我姐家有火油爐,我明天把火油爐帶來,再帶上鍋碗瓢勺和米,我本身做。”
等堆集到在船上的辦事年限,便能夠插手升等測驗。將來如果有機遇就能換個單位,去大船上做三副乃至二副。”
現在事情肯定了,不需求再瞞她。
“磚瓦廠的那條拖輪變成公安局的了!”
詳細到這個家,隻是婆婆有一畝二分地和幾分自留地,公公是船民,城鎮戶口,冇有地。
PS:新書上傳,求打賞。
但究竟上誰也不想做農夫,隻要有機遇就會轉戶口。
姐姐韓寧在海員俱樂部做客房辦事員,明天不消值夜班,放工的也早,正怏怏不樂地坐在電電扇帶孩子。
徐三野一向看著時候,四點一到就讓韓渝把自行車推到路邊,一起等了七八分鐘,一輛從白龍港開往濱江的大眾汽車路過派出所門口。
“你想買甚麼?”韓渝抱起小外甥,坐下問。
“用煤球爐吧,煤球又不貴,白龍港就有得賣,隻是生火費事點。”
做公安冇甚麼前程,人為那麼低,離“家”又遠。
“中午歇息時去百貨大樓排了兩個小時隊,甚麼都冇買到。”
“跟十六鋪那邊一樣,都是十五。”
“火油爐是便利,但做出來的飯有一股火油味。”
韓渝打趣道:“這就叫一工一農,賽過富農。”
所裡之前統共三小我,不存在食堂,用飯是個題目。
李衛國更是誇大道:“買煤球的錢算所裡的,不消你小我掏。”
之前不奉告她,是怕她擔憂。
韓渝笑道:“我們是保護水上治安的派出所,所裡有一條拖輪,就是國營磚瓦二廠抵給我們航運公司的那條。我是獨一會開船的民警,不過在開之前要先修。”
韓寧走過來問:“跑船就跑船,乾一個月抵在岸上乾一年,為甚麼不去?”
“有冇有見著帶領?”
“姐夫,有你這個固執的後盾,我就不消擔憂修不好了。”
家裡有一個工人和一個農夫,這是最叨光的。
“你先修主機,電氣交給我。”
“也是十五。”
歸正列隊也買不到副食品,韓寧乾脆不想了,問道:“三兒,事情的事到底如何樣,都快玄月份了,本年分到港務局的兩個大門生都已經上了一個多月班。”
他隻是個派出所長,人家一樣是派出所長,並且人家是大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