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殘陽起風雷 - 第五卷 南北拚鬥 第二十八章 決戰前的最後博弈

第五卷 南北拚鬥 第二十八章 決戰前的最後博弈[第1頁/共6頁]

“不成能啊!”宋金德自言道:“這湘、鄂兩省的大津軍都在襄城啊!這又是那裡來的大津軍?”

宋金德太明白蘇哈昌的心機了,嶽陽城丟了,申軍又損兵折將徒勞無功,這般景象下北返大興城,必遭各方發難,他這世子之位怕是難保了!但是,強命攻城,卻會敗得更慘。是以,蘇哈昌在這嶽陽城下,必然會盤桓彷徨。宋金德的奏陳必然能解開蘇哈昌的心結。

倪昌時的大營,卡在了平間縣通往嶽陽城的官道隘口上,沈三金領著6、七萬殘兵敗將,來到了倪昌時的大營外。看著這一幫襄城下的敗落戶,倪昌時的內心裡暗自笑開了花,可臉上仍然冷峻嚴厲,他批示馬隊們佈陣展開,擋住了沈三金他們的來路!

“誰曉得你是不是假裝退敗,好混入我軍陣中反叛呢!”宋金德的話句句戳在沈三金的心頭上。

“小人刺探到,這回大津軍的統帥叫玄素清,傳聞是南川會的少主子。”

臣聽聞嶽陽為敵竊占,而殿下使軍逸虎以救,然以臣之見,猛虎處深山方使百獸震恐,既落於平陽,卻難以惡犬敵之,何則?乃因受牽於時勢之衰盛也!蛟龍潛行蒼海,方能改換六合翻雲覆雨,若其飛身失水,縱使位列天庭之尊,也難保天下風調雨順。是故,勢之盛衰,非人謀,乃歸天時耳。古語雲:天時不如天時,天時不如人和。人和之力可於逆勢之下挽之狂瀾,可於驚濤之間架梁登岸。然人和之要在乎於—謀,以殿下之尊,當謀萬世,而非計一域之得失,常言道:君子棄瑕以拔才,懦夫斷腕以全質。昔要離心胸斷臂之勇,吳王方能舉國相托。今時勢不在我,何必強求嶽陽一城之得失?況我軍此番南下,亦非徒勞,沈、馬二賊身屬舊朝時,便心胸不臣,降順大申後,雖多番教養,然其難改窮凶極醜之相,更兼資財通敵豺狼成性,人神共忌,六合不容,今若殿下願舉兵討滅之,難道順宇內之心,應天下之望?興大義,清妖孽,征剿改正之功何遠?殿下之仁必廣佈於天下,大申之德鹹使聞之各邦。萬民俯仰,四方歸心。當此危急事情之時,還望殿下當機立斷,萬勿眷戀窮城,坐昧先機之兆。切切!

“不是我不放你們,實在是軍令如山,何況你們另有犯上反叛之嫌,我可不敢放你們疇昔。”倪昌時答道。

沈三金身邊的一個親兵悄悄湊到沈三金身邊說道:“將軍,萬不成後撤!不然他們就會覺得我們心虛,既然不讓我們進縣城,不如我們就在此地宿營!雄師在此,諒他們也玩不出甚麼花活!”

倪昌時實在也明白個大抵,但他的內心並冇有出現一絲的憐憫,他乃至想著:你沈三金不就是個反賊嗎?而他的臉上卻麵沉似水,他對沈三金說道:“你跟我說冇用,唉,對了,你還是跟宋智囊說吧!”倪昌時說著轉過臉來,對著藏在人群中的宋金德說道:“宋先生,要不,您說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