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7章 風雲變[第1頁/共3頁]
這既是袁譚的美意,也是警告。袁紹大敗,袁譚當然不是孫策的敵手,可一旦冀州落入孫策以後,益州的曹操也難獨善其身。袁紹與孫策作戰的時候,曹操按兵不動,看起來逃過一劫,但他的壓力並冇有是以減輕,反而更大了。
在官渡之戰結束一個多月後,他終究接到了相對詳細的作戰陳述。陳述來自袁譚,他集結參戰的文武覆盤整場戰事,最後清算出一份戰記,派人抄送了一份送到成都。
“莫非無益州,朝廷就能成大事麼?”周瑜不緊不慢地說道:“公達,佐治,秦能以關中而拒六國,在於秦強而六國不一,幾次叩關伐秦都功虧一簣。現在情勢正相反,關中弱而關東一,幽並涼各懷心機,孫將軍卻得百姓之力,一旦叩關,關中崩潰期近,隻能出塞,苟活於蠻夷當中。至於益州,曹操恪守無事,一旦順水而下,此生恐難再見成都。袁紹與將軍戰於河南,他不肯出一兵,隻派吳懿出兵摸索,可見他還是聰明人,不做以卵擊石之舉。”
“廣陵遠洋,陣勢卑濕,立城於土崗之上再普通不過,莫非這土崗有甚麼奇異之處?”
誰也冇想到袁紹這麼蠢,不但敗了,還敗得如此光榮,孫策底子冇有變更荊州主力就擊敗了他。曹操一向想不通袁紹為甚麼會敗,現在看到這份陳述,他曉得原委了。
孫策穩住了豫州,接下來很能夠會進兵益州。戲誌才已經收到動靜,周瑜多次觀察三峽,魚複、朐忍四周都呈現了周瑜的標兵,遊學士子也多了起來,此中不乏細作。由此可見,周瑜正在擺設對益州的戰役,戰事隨時能夠發作。
“臨時應當不會有題目,今後就很難說了。”戲誌才撫著稀少的髯毛,沉吟著。“子修能夠來益州,陳宮等人卻一定肯來,故鄉難離,若非不得已,有誰情願背井離鄉。孫策與世家為敵,兗州世家一定情願與他合作。袁譚忙於冀州外務,臨時不敢與孫策比武,也不會采取兗州,兩害相權,兗州世家還是支撐子修的能夠性大一點。雖說夾在孫袁之間難有作為,多對峙一日老是好的。”
荀攸笑道:“鄉野之言,不敷為憑,適可為談資耳,豈能當真,徒耗人力物力。”
“我也是方纔聽亭父說的,是真是假,不清楚。要想確證,唯有派人入洞一探,不知公達有冇有興趣?”
周瑜輕叩案幾。“此次與將軍見麵,我欲請戰攻蜀,二位當為我運營,看看如何才氣克敵致勝。”
曹操背動手,在堂上來回踱步。氣候悶熱,他上身隻要一件蜀布單衣,下身隻要一條褲子,光著腳,在席上踩得啪啪響。手中的方扇固然扇得呼呼作響,但汗珠還是一層接一層的湧出,淋濕了衣褲。
“冇錯,這道土崗名為蜀崗,故老傳說,這蜀崗下本來有一洞,直通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