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長安十二時辰(全集) - 第22章 未正(3)

第22章 未正(3)[第1頁/共3頁]

封大倫縱馬疾走,一起向南,直趨靖恭坊。

在土場正中,十幾名頭戴襆頭的騎士在頓時膠葛正緊。人影交叉,馬蹄狼籍,那小小的鞠丸在灰塵中若隱若現,來回彈跳。俄然一名錦衣騎士殺出重圍,高擎月杆狠狠一掄,鞠丸在半空劃過一道流金弧線,直穿龍門,重重砸在雲版之上。四周帷幕裡收回女眷的喝彩,那騎士縱馬揚杖,環場跑了一圈,姿勢傲人。

永王歪著身子斜靠在寬榻上,端起雪飲子啜了一口,懶洋洋地說:“從速說吧,我另有下半場呢。”他生有隱疾,脖頸有題目,看人永久是偏著臉,讓對方捉摸不定。

“但願偶爾也有點功德……”張小敬收回一陣感慨,手指摩挲著獵犬稠密的頸毛,低聲說了一句奇特的話。獵犬對人類的說話完整不懂,隻是汪了一聲作為迴應。它不曉得,這句話如果讓其彆人類聽去,隻怕會掀起軒然大波。

“甚麼時候?”

節級一臉哭喪:“哪兒是逃的,是讓人給提調走的。”

大寧坊在朱雀大街以東第四條街,西毗皇城延喜門,北與大明宮隻要一坊之隔。以是住在此處的,以官員居多。風趣的是,固然住戶個個身份崇高,但宅邸卻遠冇有安仁、親仁等坊那麼豪奢,多是七房三進的青脊瓦房——冇體例,這裡間隔大明宮和興慶宮太近了,隻要天子登上城牆俯瞰,就能看到誰家簡樸、誰家奢糜。

長安擊鞠有個忌諱。中宗之時,當今聖上曾縱馬過急,一頭撞在場邊燕台之上,成果愛馬脖頸折斷,還傷及幾位後輩。從那以後,擊鞠場邊不設看台,亦不立雨棚,都是臨時拉設帷幕,供女眷旁觀,以及騎手換衣憩息。

“提調?”封主事緩慢地在腦筋裡劃過有權提調犯人的官署,大理寺?刑部?禦史台?

本日上元節,天子與民同樂,臣僚也不能掉隊。因而坊裡也到處張燈結綵,每十戶豎起一個燈輪架子,不過總透著一股拘束味道,花燈範圍隻算中平。以是觀燈的人很少,路上也不似內裡那麼擁堵。

封大倫俄然雙手一抖,把馬頭掉轉過來,揚鞭欲走。節級倉猝閃在一旁喊道:“您……這是去那裡?”封大倫卻不睬睬,朝來時的路飛奔而去。

“靖安司……”封大倫一聽這個名字,感覺略耳熟。他回想了一下比來半年的天寶邸報,眼神俄然凝成了兩根鋒利的針。

封大倫曉得這位殿下對朝廷之事不甚體貼,便解釋道:“這是個才立數月的新行署,主管西都賊事策防。正印是賀知章,司丞是待詔翰林李泌。”然後遞疇昔一卷抄本。內裡寫著一些隱晦的提示,為的是能讓這位殿下看明白此人事安排背後的意味。

這是上元節當日例辦的球賽,喚作開春賽。龍門後要立起錦雲版,鞠丸也要換成繡金福丸。誰能先馳得點,便是金龍登雲,乃是個大大的好兆頭,這一年定然平順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