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重回十七歲gl - 第43章 拜訪張愛玲

第43章 拜訪張愛玲[第3頁/共4頁]

1984年11月,張愛玲第一次在給夏誌清的信中提到“蟲子”:“我因為老屋子蟲患被迫倉促搬場,倉促寫張便條寄地點來。”

暮年張愛玲在美國過著隱居的餬口,但她仍然冇法擺脫餬口中“咬齧性的小煩惱”,因為“蟲患”,她多次搬場搬家,為了行動便利,東西全扔光,乃至住在旅店裡。司弦想估摸一個時候,帶著小甯去拜訪她,固然她不必然見她們,也好讓小甯圓了這個念想。

按說“蟲難”已告一段落。1991年11月的信中張愛玲再度提到“蟲子”:“先些時我又因為逃蟲患搬場,本來新屋子冇甲由,已有了就在三年內眾多,殺蟲人全都無效。比來又發明租信箱處有螞蟻……接連鬨跳蚤甲由螞蟻,又不是住在非洲,實在好笑。”

“嗯。”資鈞甯甚麼啟事都不說。“我們歸去吧。”

有學者則將其歸納為作家敏感本性,張愛玲是敏感的,不敏感很難成為高文家。也有把張愛玲的疾病纏身上升到“當代主義美學觀點的身材閃現”,你看西方或東方首要的幾個當代主義大師,他們在身材的灼傷、或者病或者是在自殘的偏向內裡所閃現的一種對峙。

張愛玲是民國四大才女之一,與呂碧城、蕭紅、石評梅齊名。受資父資母的影響,資鈞甯讀了很多書,父母並不反對她讀書。阿誰期間父母並不是很開通,以為顧好講義就有了,這些書都是講些閒情逸緻,冇有甚麼用。資父資母不一樣,他們本身就是大學傳授,天然也常常帶著資鈞甯一起上課看書。

司弦又忍不住抱住資鈞甯,她要做的不就是讓小甯高興嗎?司弦揉了揉資鈞甯的後腦勺,“好啦,不見了,我們回家。”

按理說,張愛玲是不喜人打攪的,司弦在出發前又給張愛玲寫了一封要求拜訪的信,冇有回執。她也隻好帶著資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