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12章 NHK紅白歌合戰[第1頁/共5頁]
第二位就是直播間裡這位陳美齡了,其在1973年的第24屆、1974年的第25屆、1975年的第26屆,持續三年當選,成為香江第一名登上《NHK紅白歌合戰》的藝人。
“昨天下午16點36分,長征三號運載火箭勝利發射,將香江寰亞衛星控股有限公司的通訊衛星寰亞一號,送入預定軌道。”
這麼大的國度停止轉型,環境龐大、衝突叢生著呢,他隻是力所能及地在關頭範疇做了一些事,同時也靠這個資格為本身增加身價,還真不必然有外公語氣裡所賞識的那份高貴。
“估計本年夏季,這個土特產隻能吃這一次了。”唐煥不甘心腸放下了生果刀,“寰亞衛星已經勝利上天了,接下來我就要頓時去香江。把這個資本充分操縱起來,冇時候在大陸這裡呆了。”
開民風之先、獨樹一格的歐陽菲菲,整合了太多的“第一”身分,讓日本人倍感新奇,理所當然地一舉成名;陳美齡也在這個局勢上受益很多。
“本次勝利發射,標記取我國航天技術生長進入了汗青新階段。”
“行啊。”外婆欣喜地點了點頭,“固然耗資龐大,但此次勝利發射,於私來講,算是告慰了你的父母;於公來講,則多少也能促進海內航天範疇的生長,可謂皆大歡樂了。”
與此同時,通訊衛星在電視節目傳輸範疇的利用也正興旺生長著。寰亞電視的本港台和國際台,固然還是傳統體例的空中電視,但開播時候差未幾一年的MTV頻道——音悅台,已經具有了向香江外擴大的根本。
等鄧儷珺到日本生長的時候,日本人的新奇勁兒已經差未幾疇昔了,加上她不適應日本公司打造的日本式的氣勢,第一年景績可謂暗澹,反而是遵循本身氣勢推出的《空港》獲得了勝利。
毫無疑問,《NHK紅白歌合戰》從出世之日起,便和勝利畫上了等號,每年都能創下極高的收視率,1963年的第14屆,創下了81.4%的最高記載,進而常被媒體稱其為“妖怪節目”、“怪物節目”。
與鄧儷珺的滬城演唱會固然熱烈,但也冇有能夠進入國度級媒體報導範圍的征象比擬,寰亞一號的勝利發射,則被訊息當中多次提及。唐煥早晨回到燕京的外公外婆住處的時候,便又在電視裡看了一遍。
“對了,明天是1984年的最後一天,寰亞電視台會轉播日本放送協會的《NHK紅白歌合戰》,我們可要行動快一些了,彆錯過儷珺姐姐的登台時候。”翁菁晶靈巧地提示道。
“小我才氣畢竟有限,能做多少算多少吧。”唐煥微微點頭。
香江樂壇、寶島樂壇畢竟池子太小,冇法和日本樂壇相提並論,因而這個奇蹟成績便幾近成了亞洲歌手所能尋求的最高目標。要不然,鄧儷珺也不會如此遠赴日本生長、孜孜以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