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重生明末當皇帝 - 第183章:北上海上航線

第183章:北上海上航線[第3頁/共4頁]

是以北直隸的瓷器與棉布,內銷上還不是很好。不過在關稅的庇護之下,瓷器和棉布在北直隸本省還是賣得非常好的。外省的瓷器和棉布出去的時候,都被收取了關稅,代價上落空了合作力。

與朝鮮的貿易,很快就被皇家本錢所把持。僅僅頭一個月,皇家海運公司,就通過與朝鮮的海上貿易,贏利了五十多萬兩,到了第二個月,降落到了三十萬兩,並且開端穩定在這個數值以內高低。整年下來,也有三四百萬兩的純收益。

最大宗的商品,莫過於南邊運來的糧食,以及北直隸內銷的煤炭。

但總的來講,中國的船隻作為商船來用是比西方人的好用的,劃一噸位下,中國船隻的水密隔艙技術對海上風波也有更有更好抵當才氣。

因為飛行安然,相同南北的這條海上航路,正在快速的走向繁華。很多販子看到這裡的商機,紛繁投資製作商船。

跟著時候的推移,皇家本錢具有的商船數量逐步增加,到了天啟二年蒲月。商船數量已經達到了87艘,滿是三千料的大船,一次機能運將近4000石糧食,那些民營建船廠的店主一個個都笑著花了。除了這些商船。他們還接到了更多的訂單。

南邊各省的煤炭比較貧乏,以是煤炭也是一個內銷量比較大的東西。固然南邊不缺柴火,但是對於那些多數會來講。把拆回運入都會發賣,本錢明顯不比煤炭要低。畢竟柴火砍伐過程中,比煤炭開采要費事。裝運起來。也不如煤炭便利。運輸方麵,北直隸的煤炭用大船運往南邊,本錢上還是能夠接管的。隻不過北直隸的蜂窩煤,明顯不能完整代替柴火。

“如果說賣到福建,那必定不靠譜。就是江蘇、浙江等省也不必然靠譜。但是賣到山東是絕對靠譜的,我傳聞京營已經在山東嚴打私鹽了。私鹽冇了,不就隻能吃官鹽麼?並且現在北直隸官鹽也不貴,還能拿到天下各省通用鹽引,走到那裡官府挑不出弊端。山東以外那些省分,倒是不必然靠譜,畢竟那麼多大鹽商,說不定會玩黑的。”采辦說道。

孫長波是一名江蘇海商,手上有兩艘大船。此次從鬆江出海,前去天津大沽船埠,路上隻走了九天時候。這是他第二次前去天津,走的航路是皇家海運公司肯定下來的,他拿著皇家海運公司繪製的海圖,沿途看到了很多帶路燈塔,這對於常常大霧滿盈的東海海疆來講。這些燈塔絕對是知己之作。

中國和歐洲的帆船,另有一個比較大的差彆,那就是帆船的材質。中國用的是硬帆,歐洲人用的是軟帆。從效力上來講,天然是硬帆更好的,也更加經濟。後代的帆船,都是采取硬帆。

朝鮮作為此時大明的從屬國,貿易上本來就不成題目。朝鮮人也想獲得大明的各種豪侈品,比方綾羅綢緞,以及各種胭脂水粉之類的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