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生產力大爆發[第2頁/共3頁]
一場產業反動已經在北直隸蓄勢待發,自從高壓蒸汽機發明以後,第一台利用高壓蒸汽機作為動力的紡紗機終因而天啟七年年底製造出來了。
“按照最新統計的數據,現在新政地區漢民數量已經達到了9865萬人,將近1億。同時另有南洋土著等人丁2000餘萬。以當前各地商品糧產量計算,能夠贍養將近7500萬人離開農業,以當前的產業等方麵的數據顯現,另有將近1500萬青壯的事情崗亭需求靠投資動員,需求投資扶植資金需求12億元擺佈,來歲的財務預算如果持續往上拋5000萬,以及1億元的鑄幣稅,財務預算能夠達到5億元,此中3億元能夠用於各種扶植活動,另有9億元的缺口需求貿易投資停止彌補。”蔣德璟一番計算以後,得出了一個龐大的投資範圍出來。
“糧食應當是夠用的,畢竟這是遵循本年的糧食產量計算出來的成果,而來歲的商品糧出產範圍是會快速增加的,漁業捕撈範圍一樣也會增加,即便來歲農業受災,出產出來的糧食也會更多。”蔣德璟說道:“並且一些勞動力是半農半工範例的,實際上這個計劃還是比較保守的。”(未完待續。)
當蒸汽機轟鳴的時候,一千個紗錠一起轉動,那效力的確逆天了。利用蒸汽機作為動力的紡紗機器,固然需求燒煤,但保持機器運轉的工人倒是大大減少了,實際上本錢還是降落了。
……
接著蔣德璟持續說道:“如果遵循這個計劃,也就是還要9億元的投資。本年國有本錢財團的紅利是3.3億,民資方麵的貿易投資估計會衝破1億,另有將近5億的缺口,能夠用銀行存款的體例向國有本錢財團和處所當局放款扶植。”
戶部侍郎兼兼顧部部長蔣德璟此時正在乾清宮,向朱由校陳述他的計算成果。
現在獨一的題目就是,蒸汽機的製造速率和工廠扶植的速率。
“是,大人。”
有了這麼強大的合作力,不但僅是大明的紡織品市場能夠把持,乃至能夠把持全天下的紡織品市場。
“當即讓機器製造廠儘力製造蒸汽機,上麪廠房施工甚麼的,也都抓緊了,務必抓緊時候,極力進步產能。”楊國瑞隨即對上麵叮嚀道:“彆的市場上有多少棉花我們就收買多少棉花,代價高一點都冇乾係。”
究竟擺在麵前,漢皇黨官員此時對鼎新的態度更加果斷了。比擬朱由校剛即位那會,財務支出往上翻了十倍,如許的可駭增加,一方麵是出產力進步了,彆的一方麵也是資本增加了,出產範圍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