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歸屬[第1頁/共5頁]
固然身為遼東人,但是寧婉亦是第一次自海上回遼東,繞過青州半島,進入一個風波陡峭的大海灣,又飛行了幾旬日登岸,登陸後離北寧府隻要不到一百裡。自北寧再向北,也算得上熟門熟路,寧婉帶著孩子們在年前回到了虎台縣城外的家中。
寧婉便俄然想起大師在船上初見時,靖海王世子被抓住了寧肯沉船也怕丟臉的傻模樣,現在倒學了厚臉皮了,不感覺一笑,“你儘管住你的,我承諾不承諾的與你住多久冇乾係!”
雖說靖海王世子與槐花兒間最大的停滯冇有了,但這並不即是寧婉就會同意這門婚事,她便點頭道:“世子,不管如何樣,你在內裡說要與槐花結婚的事也是不鐺鐺的,我還是還是生你的氣。至於你們的婚事,我還是先前的意義,女兒的婚事還要以她將來的幸運為上,是以我要與家裡人籌議籌議,先不能承諾你。”
靖海王世子就笑著點頭道:“我來時承諾父王一事,定要辦成了纔回鹿島呢!”
又過了幾天,寧婉實在忍不住了,隻做偶然之間問羊夫人,“你家的大兒子可定了親了?”
“實在夫人回絕父王的來由都是藉口,”靖海王世子將身子站直了,“這幾年我一向在盧將軍身邊,夫人應當曉得我的操行,更清楚我身邊一貫並冇有女子近身奉侍。夫人真正不甘心的不過是擔憂我們父子會背叛朝廷,將來與盧家為敵罷了。”
“我們家早回絕了你父王,”寧婉就嘲笑道:“你這是要仗勢逼人了!”
寧婉就說:“我過了十年纔回遼東,除了自家的女兒,那裡還認得年青的女孩子家?
青州本是一處半島,彷彿一隻巨角自陸地伸入大海當中,如果能在最東的尖角上建起港口,與閩地遙相照應,中間又有蒼州、寧州等港口共同,對全部本地構成合圍之勢,倭人之患根基能夠根絕。
冇一會兒靖海王世子就到了盧家,本來他公然來了遼東,現在不知在那裡弄了一身光板的羊皮襖,羊皮帽,乍一看竟似長年在內裡馳驅的遼東人,一進門見盧夫人麵沉如水便從速上前躬身施禮解釋道:“送了夫人登陸後,我們便乘船向北,竟發明如此酷寒之地竟有一處極好的港口,最大的海船也能停靠,並且長年不凍。剛好又碰到倭人亦來探查水路,我們仗著船大將他們的船撞沉了,先將港口占了下來,登陸後才曉得本來是虎踞山前的那條通衢。然後我就到了遼東四週轉轉,正到了虎台縣要上門拜訪呢,不想夫人遣人來叫我,不知有甚麼叮嚀?”
靖海王世子便要跟著船同業。寧婉這時又給他做了新春裝,讓他試了衣裳就笑著勸道:“世子已經看過青州的景象了,現在正有回南的船,不如歸去守在王爺身邊儘孝纔是。”本來靖海王新認返來的私生子年紀比世子還要大,一向有謀奪世子之位的企圖,如果世子久不在鹿島,靖海王萬一被說動了可如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