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第1頁/共4頁]
地動使全部震區蒙受嚴峻的經濟喪失與職員傷亡。震中伴隨的地裂地陷征象與災後激發及而後接連產生的火警、雨災等交相纏織;加上鄰近暮秋和隆冬,人們被溺、被凍、被餓及染疫者無以計數,貧苦百姓的餬口雪上加霜。麵對這園地動災害,清當局采納了傳統的救災與施助形式,展開了一係列賑災活動,如蠲除和減免錢賦、發放糧食和銀兩、開設粥廠、埋葬屍身等等。
共壞瓦房樓房土房二千多間,死六人及牛畜幾十頭。山牆馬槽煮料鍋破壞者以百計。
8度強7度7-8度8度7-8度7度7度8度擺佈7度擺佈7-8度7度擺佈7度7度7度7度強地動烈度8度
據李善邦主編:《中國地動目次》(第二集),科學出版社,1960年。地動還凡是伴跟著連綴、頻繁的餘震。此次北京大地動“自被災以來九閱月矣,或一月數震,或間日一震,或微有搖杌,或勢摧崩,迄今尚未平靜”。[7](p192)並且餘震的強度與風險偶然並不遜於初震。據載,七月二十八日初震後,“二
更具粉碎性的是,令人措手不及的地動形成大量職員傷亡,“積屍如山,莫能夠辯”。[4](p183)一名本國人如許記錄當年慘烈的地動景象:“1679年9月2日,在北京產生可駭的地動,……當時安葬在廢墟內的有四百多人,鄰縣通州有三
公署古刹毀者十之八,住民牆屋傾倒,縣丞衙典吏衙教諭衙等都震毀,壓死甚眾。
1、地動及餘震形成的慘烈景象
毀瓦房土房彆離21、37間,壞瓦房土房彆離78、15間。68頁民居儘毀,縣署舊製大堂傾倒片瓦不存,隻留二堂三間。87頁塌壞瓦房無數。
驚。”[4](p183)可見,北京及四周地區這場有史以來最大的地動
第27卷第4期唐山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第4期
十九日、三旬日複大震,通州、良鄉等城俱陷,裂地成渠,流出黃黑水及黑氣蔽天。有總兵官眷經通州,宿於第宅,家屬八十七口壓死,止存三口”。[15](p176)八月初1、十三日、二十五日又大震驚;玄月初8、十2、十三複大震如初,近
上麵就此次地動產生與涉及的地區、地動烈度及蒙受粉碎的大抵景象停止扼要列表:[1]
帶來深重災害。薊州“地內聲響如奔車,如急雷,天昏地暗,房屋傾圮無數,壓死人畜甚多,地裂深溝,縫湧黑水甚臭,日夜之間頻震,人不敢家居”。[5](p178)宛平縣“一響摧塌五城門,城中裂碎萬間屋。萬七千人屋下死,骨肉泥糊知是誰?……西門向北有劈麵酸風亂滾之黃沙,東門至南有撲鼻膻水眾多之黑溝”。[6](p184-185)震中之一的三河縣縣令對此次地動及其形成的駭人聽聞的慘狀留有詳細記錄:“四遠有聲,儼如數十萬軍馬颯遝而至”,“有騎驢道中者,隨裂而墮,了無形影”,“扶傷出撫循,茫然不得街巷故道,但見土礫成丘,屍骨枕籍,……號哭□□,耳不忍聞,目不忍睹。”[7](p192)突如其來的地動災害使得北京地區頓時墮入儲存危急的嚴峻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