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設苦肉計,論真英雄[第1頁/共4頁]
這一段話倒是結健結實把田疇給問住了。他一心隻想著能夠為劉虞報仇,卻忘了這麼做的初誌。“靖兒真是越來越出息了,倒是反過來開導起為父來了。不過靖兒說的對,為父不該執迷不悟。為父歸去,定會設法為一方百姓尋得承平,救得一人是一人,活得一家是一家,天下百姓要天下人養之啊。”
信收回去,總算有了些結果,田疇回了幾行字,是《孟子》裡的內容,“故天將降大任因而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以是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田靖剛想上去相問,卻見那騎士從馬倌手中牽過兩匹駿馬,飛身上了本身的白龍駒,一人三騎絕塵而去。
田疇曾想過幾種和兒子相同的體例,最後還是挑選了最直接的一種,走進兒子的房間對田靖說道,“吾兒過來,為父有一事和你籌議。公孫瓚擊殺故幽州刺史劉虞,為父誓死不降公孫。明天為父想迴歸鄉裡,調集部眾,聯絡伯安(劉虞字伯安)公舊部,討伐公孫瓚。為了讓公孫瓚信賴為父,就要以你為質,留在這裡,你可驚駭。”
這一日早上睡醒,隻聽一聲龍吟般的馬嘶在馬圈響起,引得馬圈中的馬兒相互嘶鳴應和。田靖出來看時,一下看得呆了,這可真是一匹好馬,正所謂“龍脊貼連錢,銀蹄白踏煙”,這馬喚作白龍駒,當真是萬中無一的駿馬。再看馬旁的騎士,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麵重頤,手中提一杆亮銀槍,威風凜冽,腰間懸一把青鋼劍,器宇軒昂。
“吾兒你可曉得,剛而易折的事理。”田疇與眾心腸的說了一句。
田靖接過父親手書的《塞外見聞錄》拿在手裡,細心翻看,隻見內裡除了有父親上西關,出塞北,傍北山,直趣朔方,千裡奔行終至長安的過程,另有羊皮卷一張,詳細畫下了沿途的山川地理,關隘水源,以及匈奴、鮮卑王庭及首要部落的位置。書後另有一章專門寫了長安一十六個城門的修建及防備環境。這倒是出乎田靖的不測。
田靖聽的入迷,冇想到家裡另有如許的淵源。對此兵法更是器重,把兩本書謹慎的放了起來。
“公孫瓚可算豪傑?”田靖問道。
“那麼劉幽州可算豪傑?”田靖又問。
馬隊成為獨立兵種,大抵要從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開端,不過真正把馬隊利用到戰役中並獲得光輝戰果的,是秦人。秦軍的馬隊在多次決定性的戰役中起到了決定性的感化,比如長平之戰中,秦將白起五千精騎截斷趙軍,為全殲四十萬趙軍起到了舉足輕重的感化。再今後,就是衛青、霍去病帥數萬馬隊,采取迂迴包抄,深切敵後等戰法大破匈奴。馬隊戰的戰例很少,兵法例更少,並且馬隊戰法多取自匈奴等胡族,一向冇有體係,冇有想到田疇竟然有馬隊兵法的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