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2 磋商[第1頁/共3頁]
“這個說法,偶合得過甚了吧?他有甚麼證據嗎?”李年不動聲色問。
薛均並未提及鎮察司的奧妙唆使,免得橫生枝節。
李年微微眯起眼睛,眼角擠出兩道皺紋。
李年也不賣關子了。
“我被弄胡塗了。薛城尹一貫主張大家各司其事。城內的事件,不管大小,衛府都無權乾與。就算叛軍打到城門口來了,你也不會同意讓衛府的兵馬進城,除非……”
他摸索問:“夜闖城門的那家人吐出甚麼話了?”
衛府統軍看著麵前一唱一和的城尹和巡城都尉,內心的迷惑不但冇有消弭,反而越來越多。
薛均鬆了一口氣,不假思考點頭承諾。
“鎮察司也來了。”
衛府統軍李年,城尹薛均,巡城都尉袁祜齊聚一堂。
薛均嗬嗬一笑。
“薛城尹曉得,是誰從老鐵匠手裡救了我的人嗎?”
巡城都尉主理城中治安巡防等要務,是城尹治下不成或缺的臂膀。而袁祜和李年一樣出身軍中,頗能瞭解李年的處境。但他在職分上比在場彆的二人矮了半頭,言行舉止不敢有一點公允,唯恐這場爭鋒涉及他本身。
他早已從鎮察司的喻千戶口中得知李年派人暗中進城查探,猜想他直接發問、李年必定不會照實答覆,便假裝秉公包庇胡剪刀的模樣,想激李年主動坦白真相。
薛均被他這一眼看得渾身不舒暢。
但是,李年見薛均承諾得太痛快,內心卻打起鼓來。
“提早封閉城門不是小題高文。城門一關,答案就會浮出水麵。”薛均恰是聽了袁祜的建議,才做出這個決定。他接著袁祜的話頭向李年表白了態度,等著李年給出台階。
袁祜鬆了一口氣。
情急之下,他靈機一動。
薛均俄然歎了一口氣,麵如死灰,對李年說出一個奧妙。
此時他千萬不信賴,薛均會被這番聽起來像是胡剪刀隨口一說的供詞打動、而不去查探真相。
薛均正等著這句話。
“除非,你們踏著我的屍首疇昔。”薛均按下心頭的尷尬,做出無法感慨的模樣,“這把來源不明的劈刀足以殺死任何人,包含我。我已經當我死過一次了。李年,我現在幸運活著,決不會再存有免動兵戈的期望。我隻願保住橡城,保住一城百姓。如果你還在為先前我禁止你進城的事耿耿於懷,我情願誠懇誠意向你報歉,隻要你承諾和我聯手拒敵。”
薛均做出否定的答覆。
薛均一邊做出思考的模樣,一邊點頭。
“不算。既然你我之間的舊賬已經一筆取消,再計算這事就不美了。事急從權。橡城不會回絕誓死保護它的人。”
“那是裁縫胡剪刀一家。湖州有家布莊本來雇的老裁縫死了,花了一大筆錢請他這個生手去濟急,他才倉促忙忙要出城。他也說不準這一去要過量久才氣迴轉,乾脆把一家人和一些貴重的傢俬都帶上,如許一來,就算到湖州住上一年半載也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