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執掌大權[第2頁/共4頁]
劉繼顒心中間中欣喜若狂,高興之情溢於言表,拜謝說道:“臣謝主隆恩,必然誓死為國效力!”
因為郭榮率軍前來,繼位大典臨時提早,其他的統統事件從簡,先皇也臨時收斂,等退了賊兵,擇日風景大葬。
緩了緩神以後,劉承均負手站在台階之上,意氣風,一副指導江山的氣勢,說道:“現趙華已死,特命劉繼顒為丞相,統領百官!”
清算以後,柴榮留下史彥、李守節帶著五千馬隊,一萬步兵押送俘虜向東,去潞州看管他們,畢竟這兩萬的契丹俘虜,是後周構和的籌馬;本身帶著眾位禁軍將領,率三萬步兵向北,是要翻越太嶽山,打擊太原;而因為太嶽山陣勢較高,不便於戰馬前行,便命李筠、劉詞帶領馬隊一萬五千馬隊向西,沿著汾河,繞過太嶽山向太原行軍。
三方軍馬在嶽陽分道揚鑣,郭屹天然不肯待在柴榮身邊,怕人多識出馬腳,以是吵著鬨著不想登山,硬要騎著大馬代步,柴榮跟他冇講不清事理,在李筠、劉詞的包管下,終究讓步了。郭屹就帶著羅博跟從李筠二人率馬隊馳騁在太嶽山下。
劉繼顒立馬抓住了他的縫隙,說道:”趙大人,你這話甚麼意義?莫非你是在質疑殿下的才氣嗎?不信賴殿下能帶領軍民抵抗逆周嗎?“
接著,他又停頓了一下,“先皇不幸罹難,還請陛下早日即位大寶,擔當大統!”
“陛下,臣孤負了您的重托,無顏再苟活於世!”隻聽“嘭”的一聲,趙華擺脫了侍衛,一頭撞死在立柱之上。
“稟聖上,實在範大人也看出來了,不然他又為甚麼這麼要說臣呢?”王樸微微欠了欠身,說道,“陛下讚歎著娟秀風景,而內心卻倍感可惜,這誇姣的山川如何會落在敵手?“
王樸也感覺此處風景大好,更首要的是他體味柴榮的真正企圖,畢竟也跟從他多年了,以是應和道:“陛下,前朝劉禹錫曾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這太嶽山雖是不高,但它迭障連雲,劈地摩天,是謂之‘雄’;奇峰險要,岩石崢嶸,是謂之‘秀’;斷崖壁立,溝壑幽深,是謂之‘險’;林木富強,滿目蒼翠,是謂之‘幽’。是以稱之為‘太嶽’。”
田野間的野花在乾枯,山林中的枝葉正豐茂,轉眼間,已經到了孟夏四月天。即便是北方,那夏季殘存的尾巴也已經漸漸撤退,枯燥無雨的氣候,倒是有些讓人感覺捂得慌。
其他的大臣看到宰相趙華都血濺宮殿,不時縮了縮腦袋,再一冇人敢提出貳言。
這趙華和鄭珙跟隨劉崇多年,在劉崇為河東節度使時,他倆就同是節度使通判,替劉崇分憂解難。劉崇稱帝後,兩人水漲船高,晉升為宰相,多少年來,一向殫精竭慮,為劉崇守住這河東之地費經心機。不幸到頭來,因為劉承均對權力的巴望過分收縮,落得個如此了局,不免讓有些大臣感到可惜啊!